[实用新型]下向钻孔随钻封堵式排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3548.2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1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付孟雄;刘少伟;刘伟;王永峰;石国文;尹文怀;李剑侠;杨云飞;王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E21B3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排渣 密封轴承 排渣导管 钻孔 导管 封堵 空心连接杆 排渣装置 封堵式 胶圈套 连接杆 小孔径 排渣 随钻 本实用新型 导管装配 竖向设置 轴承内圈 钻孔排渣 上端口 同轴向 下端口 上端 空气污染 成孔 胶圈 深部 下端 施工 保证 | ||
下向钻孔随钻封堵式排渣装置,包括均竖向设置的上空心连接杆、下空心连接杆、密封轴承、封堵胶圈、上排渣导管和下排渣导管;上空心连接杆和下空心连接杆分别与轴承内圈的上端口和下端口连接,封堵胶圈套设在密封轴承外圈,上排渣导管和下排渣导管均设置有两条,两条下排渣导管装配在封堵胶圈套与密封轴承外圈之间,两条下排渣导管上端对应于两条上排渣导管下端同轴向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便于操作,施工方法简单,能够保证有效、稳定排渣动力的方法,对于提高小孔径,较大深度钻孔的成孔质量及排渣效果,降低空气污染,是小孔径,深部钻孔排渣方法上的创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巷(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向钻孔随钻封堵式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煤岩体中钻孔是煤岩切削的重要表现形式,根据工程需要,钻孔深度、方向也会不同。在矿山支护、岩体爆破等施工时,往往需要钻进几米至几十米深度及朝向不等的钻孔,此时钻孔产生岩屑的排出则是影响钻进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外钻孔施工过程中排渣方法主要有:高压水排渣、高压风排渣及机械螺旋排渣。但以上排渣方式主要适用于较大孔径的钻孔如地质钻孔、瓦斯抽放孔等。对于方向向下直径较小而且深度较大的钻孔施工,高压水易受钻孔深度影响,随着钻进深度增加,水利梯度逐渐降低,很难达到理想排渣压力,而高压风及机械螺旋排渣方式易受孔壁完整性的影响,在塌孔区排渣动力陡降,极易导致堵孔、抱钻、卡钻等,从而无法保证稳定有效的排渣动力,此外,这两种排渣方式还会造成空气严重污染。因此,寻找一种能够保证有效、稳定排渣动力的方法,对于提高小孔径,较大深度钻孔的成孔质量及排渣效果,降低空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保持恒定的负压排渣空间、从而形成稳定有效的排渣动力、提高钻孔成孔质量及排渣效果的下向钻孔随钻封堵式排渣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下向钻孔随钻封堵式排渣装置,包括均竖向设置的上空心连接杆、下空心连接杆、密封轴承、封堵胶圈、上排渣导管和下排渣导管;
上空心连接杆下端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到密封轴承内圈的上端口内,下空心连接杆上端部伸入并螺纹连接到密封轴承内圈的下端口内,封堵胶圈套设在密封轴承外圈,密封轴承外圈沿轴向方向开设有两条均上下通透的内半圆长槽,封堵胶圈套内壁沿轴向方向开设有两条均上下通透的外半圆长槽,两条内半圆长槽和两条外半圆长槽一一对应形成两条圆柱孔,上排渣导管和下排渣导管均设置有两条,两条下排渣导管对应装配在两条圆柱孔内,两条下排渣导管上端对应于两条上排渣导管下端同轴向连接。
密封轴承和封堵胶圈上端部设置有套在上空心连接杆外部的上隔挡片,密封轴承和封堵胶圈下端部设置有套在下空心连接杆外部的下隔挡片,下排渣导管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穿过上隔挡片和下隔挡片。
上空心连接杆上端与钻孔用的钻杆同轴线连接,下空心连接杆下端与钻孔用的钻头同轴线连接,钻头的外径与封堵胶圈的外径相等,钻头的外径大于钻杆的外径,上空心连接杆、钻杆和下空心连接杆的外径相等。
两条下排渣导管关于密封轴承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两条上排渣导管之间设置有套在上空心连接杆外部的定位环,定位环、两条上排渣导管均与上空心连接杆外壁之间具有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向钻孔随钻封堵式排渣装置的排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组装下向钻孔随钻封堵式排渣装置;
(2)将钻头与下空心连接杆下端连接,将上空心连接杆上端与钻杆下端连接;
(3)在钻杆外部均安装若干个连接两条上排渣导管的所述定位环,定位环、两条上排渣导管均与钻杆外壁之间具有间隙;
(4)将两条上排渣导管上端通过高压排渣软管连接负压水泵,钻杆上端部安装到钻机上,将钻杆上端口通过高压进水软管连接供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35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井用多功能环保井口装置
- 下一篇:单向锚定式热采封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