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灸金属针的便携式收纳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6789.4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8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苏秋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针 盲孔 针灸 便携式收纳盒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分格存储 纵深方向 起始点 顶面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灸金属针的便携式收纳盒,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针灸金属针的便携式收纳盒包括本体(1)。以所述本体(1)的顶面为起始点向所述本体(1)的纵深方向开设有多个盲孔(5),所述多个盲孔(5)中的每个所述盲孔(5)的顶部直径的取值范围为0.5cm~1cm;所述多个盲孔(5)中相邻两个所述盲孔(5)之间的孔间距大于2cm;所述多个盲孔(5)中每个所述盲孔(5)的深度大于针灸金属针(9)长度的一半。该针灸金属针的便携式收纳盒,其能够对针灸金属针进行分格存储,在捏取针灸金属针的过程中,其能够避免较差污染,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针灸金属针的便携式收纳盒。
背景技术
中医针灸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操作手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现有技术中,针灸金属针通常是堆叠在一起存放,应用时,从堆叠在一起的针灸金属针中随机捏取,在这种情况下,在随机捏取金属针的过程中,每捏取其中一根针灸金属针时,都不可避免地会触碰到另外一些针灸金属针,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灸金属针的便携式收纳盒,其能够对针灸金属针进行分格存储,在捏取针灸金属针的过程中,其能够避免较差污染,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灸金属针的便携式收纳盒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灸金属针的便携式收纳盒包括本体(1),
以所述本体(1)的顶面为起始点向所述本体(1)的纵深方向开设有多个盲孔(5),
所述多个盲孔(5)中的每个所述盲孔(5)的顶部直径的取值范围为0.5cm~1cm;
所述多个盲孔(5)中相邻两个所述盲孔(5)之间的孔间距大于2cm;
所述多个盲孔(5)中每个所述盲孔(5)的深度大于针灸金属针(9)长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灸金属针的便携式收纳盒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针灸金属针的便携式收纳盒还包括上盖(6),
所述上盖(6)能够盖设于所述本体(1)上;
当所述上盖(6)盖设在所述本体(1)上时,所述多个盲孔(5)中每个盲孔(5)的最低点到所述上盖(6)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金属针(9)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1)包括底部(2)和上部(3),
所述底部(2)和所述上部(3)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多个盲孔(5)中的每个盲孔(5)贯穿所述上部(3)并截止于所述底部(2);
所述上部(3)与所述底部(2)之间同轴,
所述上部(3)的直径小于所述底部(2)的直径,使得所述上部(3)与所述底部(2)之间存在第一环形平台(4);
所述上盖(6)的侧壁的横截面呈环形,使得,所述上盖(6)的底面呈第二环形平台(7);
当所述上盖(6)盖设于所述本体(1)上时,所述上部(3)的侧面与所述上盖(6)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环形平台(4)与所述第二环形平台(7)相接触,所述上盖(6)的顶面与所述上部(3)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针灸金属针的便携式收纳盒还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
所述底部(2)与所述上部(3)之间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67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针灸针的标识挂件及针灸针
- 下一篇:精神科药物归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