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杆双向电动控制出风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6240.5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1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贺宗贵;谢廷元;王哲孝;李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舜宇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黄飞隆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动 齿条 内层 电动控制结构 叶片 出风口装置 出风口组件 电动控制 移动 转动 汽车出风口 车内空间 传统结构 手动调节 出风口 可翻动 风向 申请 | ||
一种连杆双向电动控制出风口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出风口组件,所述出风口组件朝向车内空间的一侧设有可翻动的内层叶片,所述内层叶片上设有翻动齿条,所述翻动齿条与连杆双向电动控制结构相作用,所述连杆双向电动控制结构带动翻动齿条移动或转动实现内层叶片的翻动。传统结构的汽车出风口组件中,需要人手动调节出风口的风向,且不具有扫风功能,本申请中,通过连杆双向电动控制结构可以方便的实现扫风功能,连杆双向电动控制结构工作时带动翻动齿条移动或转动,实现内层叶片的翻动,翻动齿条来回移动时可以实现内层叶片的来回扫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出风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杆双向电动控制出风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行业的发展,家用汽车越来越普及,这也带动了汽车行业上下游、汽车配件等企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配件中,汽车空调出风口属于汽车内饰部件,一般布置于汽车驾驶舱内或乘坐位斜上方位置,另外部分车型还布置有顶出风口和后排出风口,顶出风口布置在顶棚上,后排出风口布置在副仪表板上,当需要调节车内温度时,可开启空调进行制冷或制热,风就从汽车空调出风口出来,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汽车空调出风口一般有风门开启闭合机构,同时还有风向调节结构;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打开风门、同时根据需要调节方向,使用户具有最大的舒适性。目前,很多的空调出风口上具有两层可以转动的栅栏结构,分别用于关闭/开启和调整风向,但目前出风口上风向的调节需要手动拨动调节,很少有能够实现自动左右扫风功能的出风口。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此方向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对汽车空调上自动扫风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设计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杆双向电动控制出风口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自动的实现出风口的扫风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连杆双向电动控制出风口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出风口组件,所述出风口组件朝向车内空间的一侧设有可翻动的内层叶片,所述内层叶片上设有翻动齿条,所述翻动齿条与连杆双向电动控制结构相作用,所述连杆双向电动控制结构带动翻动齿条移动或转动实现内层叶片的翻动。
传统结构的汽车出风口组件中,需要人手动调节出风口的风向,且不具有扫风功能,本申请中,通过连杆双向电动控制结构可以方便的实现扫风功能,连杆双向电动控制结构工作时带动翻动齿条移动或转动,实现内层叶片的翻动,翻动齿条来回移动时可以实现内层叶片的来回扫风。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双向电动控制结构包括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中设有电机和齿轮组件,所述电机和齿轮组件带动连杆安装座往复移动,所述连杆安装座上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与翻动齿条相作用并实现翻动齿条的移动或转动。该结构中,通过电机、齿轮啮合的方式实现传动,结构简单,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的端部与齿板相连,所述齿板与翻动齿轮啮合,所述翻动齿轮与翻动齿条啮合,结构简单,传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齿板、翻动齿轮、翻动齿条设于主体上的翻动壳体中。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上设有左右两个出风口组件,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右两个齿板上,因此通过一个电控装置可以控制左右两个出风口组件的扫风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的中部卷曲成定位环,该定位环套在连杆安装座上的安装件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连杆双向电动控制出风口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电机和齿轮啮合、连杆结构,可实现出风口的自动来回扫风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出风口装置的立体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舜宇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舜宇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6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