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隔音隔热垫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4319.4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5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远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6 | 代理人: | 黄浩威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隔热层 上表面 吸音棉 沉槽 预留 等距离分布 矩形块 沉孔 钢丝 本实用新型 隔音隔热垫 互相平行 耐热材料 使用寿命 相对两侧 隔音 半圆槽 下表面 隔热 蓬松 插接 拆装 车内 撑起 刮伤 通孔 外壁 缝制 填充 焊接 汽车 零部件 发动机 保证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隔音隔热垫,包括隔热层和耐热底层,所述隔热层缝制在耐热底层的上表面中部,且隔热层的上表面中部预留有等距离分布且互相平行的半圆槽,所述耐热底层相对两侧外壁均预留有等距离分布的矩形沉槽,且矩形沉槽内均插接有钢丝,所述钢丝远离矩形沉槽的一端均焊接有矩形块,且矩形块的上表面中部均预留有第一沉孔,第一沉孔的底部中间均开有通孔,所述隔热层的下表面和耐热底层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有吸音棉。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有效隔绝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对车内车外的影响,并且防止相关零部件的维护拆装对耐热材料的刮伤,提高耐热底层的使用寿命,还能够将吸音棉撑起,保证吸音棉在长时间的使用过后始终呈现蓬松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隔热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隔音隔热垫。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通过车身底板传导入车内,为提高乘驾舒适性,要求减少热量对车内环境的影响;为了适应现有技术的需要,很多生产厂家研制出了汽车隔热垫,即设置于车身底板的下方,将车身底板与发动机隔开;由于车身底板下方设置有一些线束与气管,这些线束与气管有些需要从车身底板下方引入车身底板内部,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汽车隔热垫与车身底板上开口,将线束与底板从开口处引入车身底板内部,这样,虽然汽车隔热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发动机热量向车身底板的传递,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的热量能通过隔热垫上的开口向车身底板传递;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隔热垫,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隔热垫带有开口,不能很好的阻隔发动机的热量向车身底板内部传递这一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隔音隔热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隔音隔热垫,包括隔热层和耐热底层,所述隔热层缝制在耐热底层的上表面中部,且隔热层的上表面中部预留有等距离分布且互相平行的半圆槽,所述耐热底层相对两侧外壁均预留有等距离分布的矩形沉槽,且矩形沉槽内均插接有钢丝,所述钢丝远离矩形沉槽的一端均焊接有矩形块,且矩形块的上表面中部均预留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部中间均开有通孔,所述隔热层的下表面和耐热底层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有吸音棉,且吸音棉内嵌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表面靠近两端处均开有第二沉孔,且第二沉孔内均卡接有压缩弹簧,所述耐热底层的下表面卡接有耐磨层,且耐磨层的面积等于耐热底层的面积,所述压缩弹簧两端的疏密度不同,且压缩弹簧靠近顶端的密度小于压缩弹簧靠近底端的密度。
优选的,所述半圆槽的槽深等于吸音棉厚度的一半,且半圆槽的长度等于隔热层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耐热底层的上表面靠近矩形沉槽的中部均开有螺孔,且螺孔均与相对应的矩形沉槽互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螺孔内螺接有紧固螺栓,且钢丝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矩形沉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通孔内均插接有紧固螺栓,且耐热底层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汽车底盘的上表面和引擎盖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数量比半圆槽的数量多一个,且固定板位于相邻的两个半圆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耐热底层和耐磨层,不仅可以有效隔绝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对车内车外的影响,并且防止相关零部件的维护拆装对耐热材料的刮伤,提高耐热底层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嵌装在隔热层和耐热底层之间的吸音棉,能够有效的将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在传播过程的进行有效的衰减,以减小对外界的影响。
3、通过设置的压缩弹簧和固定板,能够将吸音棉撑起,保证吸音棉在长时间的使用过后始终呈现蓬松的状态,提高其吸音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远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远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4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粘性汽车大包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增程器塑料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