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以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0672.5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3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欣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2/18;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44343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锂离子电池 负极活性层 正极活性层 电池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安全性能 热稳定性 使用寿命 机械性 正负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以及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的隔膜包括隔膜、正极活性层膜和负极活性层膜,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活性层膜与所述负极活性层膜之间。该锂离子电池的隔膜消除了隔膜与正负极之间的间隙,增加了隔膜的机械性、热稳定性,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以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是广泛使用的二次电池,在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隔膜具有使电解质离子自由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的功能。锂离子电池的隔膜都是利用PE,PP,其他聚烯烃及它们的混合物或者共聚物,通过干法或湿法工艺制备得到。聚合物隔膜质轻,具有良好的电子绝缘性能,其不足是由于聚合物一般熔点较低,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由于隔膜容易发生收缩或熔融使正负极直接接触,从而引发短路及热失控。因而,研发具有更好的机械性、更高热稳定性与安全性的隔膜,设计更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的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机械性、热稳定性更好的隔膜,以及用该隔膜制备的具有高使用寿命、高安全性能的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隔膜,包括隔膜、正极活性层膜和负极活性层膜,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活性层膜与所述负极活性层膜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锂离子电池的隔膜还包括两个第一粘结层膜,所述隔膜包括正面和反面,所述正极活性层膜通过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粘结层膜贴合在所述隔膜的正面,所述负极活性层膜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一粘结层膜贴合在所述隔膜的反面。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活性层膜的面积和所述负极活性层膜的面积均小于所述隔膜的面积,且所述正极活性层膜的任一边缘和所述负极活性层膜的任一边缘都与所述隔膜的任一边缘相隔一定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锂离子电池的隔膜还包括正极超薄金属箔和负极超薄金属箔,所述正极超薄金属箔贴合在所述正极活性层膜上的远离所述隔膜的一面上,所述负极超薄金属箔贴合在所述负极活性层膜上的所述远离隔膜的一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锂离子电池的隔膜还包括两个第二粘结层膜,所述负极超薄金属箔通过一个所述第二粘结层与所述负极活性层膜贴合,所述正极超薄金属箔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二粘结层膜与所述正极活性层膜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超薄金属箔为铝箔,所述负极超薄金属箔为铜箔。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隔膜。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锂离子电池的隔膜消除了隔膜与正负极之间的间隙,增加了隔膜的机械性、热稳定性,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图中:1、隔膜,2、正极活性层膜,3、负极活性层膜,4、第一粘结层膜,5、正极超薄金属箔,6、负极超薄金属箔,7、第二粘结层膜。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申请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隔膜,包括隔膜1、正极活性层膜2和负极活性层膜3,所述隔膜1位于所述正极活性层膜2与所述负极活性层膜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欣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欣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0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