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同时回水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0066.3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0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昌桂;马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波仕顿水产养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215216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池 回水管 外套管 排水装置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定位装置 回水 排水孔 上通孔 下通孔 空间利用率 排水效果 联通 延伸 匹配 美观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同时回水的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排水装置、第二排水装置和双层鱼池,所述双层鱼池设有上鱼池底板、下鱼池底板,上鱼池底板、下鱼池底板设有相匹配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第一排水装置设有上外套管和第一回水管,上外套管套设在第一回水管外,上外套管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回水管底部穿过上通孔延伸至下鱼池与第二排水装置相联通;所述第二排水装置设有下外套管和第二回水管,下外套管套设在第二回水管和第一回水管底部外,下外套管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回水管顶部低于下外套管顶部,所述第二回水管底部从下通孔延伸出下鱼池。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美观,空间利用率高,排水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池水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同时回水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鱼池即蓄养活鱼的地方,缸体透明,多为玻璃质地,也可用来饲养热带鱼或者金鱼起到观赏的作用。鱼池,是为观赏用、专门饲养水生动植物的容器,是一个动物饲养区,通常至少有一面为透明的玻璃及高强度的塑料。鱼池内人工饲养着生活于水中的动物(通常为鱼类,但亦可是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海洋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水族饲养亦是世界各地盛行的嗜好之一,全球约有6千万名热爱者。
鱼缸不仅是鱼儿的家,更是家人共同的生活享受,鱼池饲养鱼类需要进行日常维护,需要稳定的盐度、稳定的pH、定期的部分换水、适当的水流等。现有的双层(乃至多层鱼池),换水、循环水流环节是依靠每层的排水管道进行的,排水装置占用空间大,同时增加了鱼池体积,影响鱼池整体的美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同时回水的定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同时回水的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排水装置、第二排水装置和双层鱼池,所述双层鱼池设有上下相邻的上鱼池和下鱼池,上鱼池与下鱼池之间设有上鱼池底板,所述下鱼池底部设有下鱼池底板,上鱼池底板、下鱼池底板设有相匹配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第一排水装置设有上外套管和与上通孔匹配的第一回水管,上外套管套设在第一回水管外,所述上外套管下端与上鱼池底板固定连接,上外套管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回水管顶部低于上外套管顶部,所述第一回水管底部穿过上通孔延伸至下鱼池与第二排水装置相联通;所述第二排水装置设有下外套管和与下通孔匹配的第二回水管,所述下外套管下端与下鱼池底板固定连接,下外套管套设在第二回水管和第一回水管底部外,下外套管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回水管顶部低于下外套管顶部,所述第二回水管底部从下通孔延伸出下鱼池。
其中,所述第二回水管上部套设在第一回水管下部外侧。
其中,所述下外套管顶部设有进气口。
其中,所述第二回水管延伸出下鱼池一端设有分流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外侧均设有拦鱼网。
其中,所述上外套管顶部与上鱼池池壁平齐。
其中,所述下通孔位于上通孔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排水便捷,实用美观;2.第一回水管与第二回水管直接联通,最终通过一个管道排水,合理利用材料和设备内空间,节省材料和提高设备内空间利用率;3.进气口保证排水装置内空气流通,不因气压影响排水效率,提高排水效果;4.拦鱼网防止鱼类、大块垃圾进入第一排水装置、第二排水装置影响设备运行,提高设备排水效果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排水装置、第二排水装置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波仕顿水产养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波仕顿水产养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0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