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自控型高安全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9435.7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9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筱;俞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神通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储存腔 本实用新型 智能自控 安全槽 电池箱 分隔板 高安全 集热腔 焊接 压力传感器变化 使用安全性 电池外壳 对称分布 尖锐物体 控制模块 挤压力 透气孔 伸缩 折叠 刺穿 底端 气缸 钢板 开口 堵住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自控型高安全锂离子电池,所述电池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安全槽,所述安全槽的底端中部焊接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的内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储存腔,两个所述储存腔均通过透气孔与集热腔相通,所述集热腔开设在两个所述储存腔之间,两个所述储存腔的底部均焊接有均匀分布的分隔板,两块相邻所述分隔板之间固定插有锂离子电池;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在受到外界较大的挤压力和外界尖锐物体刺穿时,控制模块能根据压力传感器变化,自动控制气缸伸缩,从而在锂离子电池受到外界损坏时,能及时利用折叠钢板堵住开口,保护锂离子电池,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行业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自控型高安全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目前锂电池广泛运用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锂离子电池一般为组装结构,其外部一般包装有防护外壳,但是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外壳的保护能力较弱,当外部的物体刺入锂离子电池时,锂离子电池损坏,特定情况下电池甚至会燃烧,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安全性,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自控型高安全锂离子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自控型高安全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外壳的上方通过卡槽固定卡盖有壳盖,所述壳盖的中部螺纹固定有风扇,所述风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电池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安全槽,所述安全槽的底端中部焊接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的内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储存腔,两个所述储存腔均通过透气孔与集热腔相通,所述集热腔开设在两个所述储存腔之间,两个所述储存腔的底部均焊接有均匀分布的分隔板,两块相邻所述分隔板之间固定插有锂离子电池。
所述电池箱的内部嵌有对称分布的内钢板,且电池箱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开口,所述开口与内钢板相互交错分布,且开口的一侧固定罩有网格,所述网格一侧中部固定粘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电池箱的外壁中部固定粘贴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均压有气囊,所述气囊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气囊粘贴在安全槽的上表面,且四个所述气囊围在电池箱外围。
所述开口内表壁一侧焊接有折叠钢板,所述折叠钢板的一侧底端与气缸的伸缩挺柱焊接连接,所述气缸螺纹固定在电池外壳的内部,所述气缸与控制模块电性耦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耦接,且控制模块与外部电源电性耦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扬声器电性耦接,所述扬声器螺纹固定在壳盖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钢板滑动套在开口内,且折叠钢板的最大展开宽度与开口的宽度尺寸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相互交错分布,且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耦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盖的顶端焊接有导气盖,所述导气盖与风扇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孔和集热腔均开设在电池外壳内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锂离子电池外围设有气囊,不仅能有效降低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还能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保护,避免外界物体对锂离子电池造成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神通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神通天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9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