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传能跳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6801.3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5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沈翔;李榕;黄中亚;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5 | 分类号: | G02B6/25;G02B6/25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能光纤 平坦区 套管 塌缩 跳线 折射 激光 端帽 本实用新型 熔接 上套 输出 外壁 穿过 散热能力 输出方向 依次连通 逐渐减小 输出端 包层 滤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传能跳线,该激光传能跳线包括:传能光纤、折射套管和端帽;传能光纤靠近输出端的外壁上套设有折射套管;折射套管包括:第一平坦区、第一锥区和塌缩区;第一平坦区的直径大于塌缩区的直径,第一锥区沿传能光纤的输出方向直径逐渐减小,且第一平坦区、第一锥区和塌缩区依次连通,传能光纤依次穿过第一平坦区、第一锥区和塌缩区熔接在端帽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能光纤靠近输出端的外壁上套设有折射套管,将传能光纤依次穿过折射套管的第一平坦区、第一锥区和塌缩区,并将其熔接在端帽上,在增加传能光纤的输出端强度的同时,使得该激光传能跳线可以对包层光进行高效滤除,同时增强了传能光纤的输出端的散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传能跳线。
背景技术
光纤激光器在近些年有着迅猛的发展,由于其较高的激光转换效率,较简单的热管理方式,较低的维护成本使得其在工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果激光直接从光纤端面输出,由于激光只是在光纤的纤芯中传输,而光纤的纤芯一般较细,这就使得在在光纤的输出端面的功率密度极高,很容易就会产生激光损伤;同时受端面的菲利尔反射作用,部分输出激光会从输出端面反射回激光器,对激光器内部产生破坏。针对这两点,如图1所示,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在传能光纤的端面熔接一个熔融石英棒,即端帽,同时在石英棒的另外一个端面镀有防反膜,这样在降低输出端面的功率密度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的抑制输出端面产生的反射激光。
熔接有端帽的传能光纤端帽只是传能光纤的一部分,在传能光纤及端帽外部还需要通过机械结构进行封装,并集成有水冷装置,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高能激光传输跳线。由于传能光纤与端帽熔接点附近剥除了涂覆层,使得该熔接点非常脆弱,这样在封装制作过程以及后期使用中,该熔接点很容易被破坏。此外,在激光器输出部分,残余包层泵浦光,由于传能光纤的弯曲、熔接缺陷等产生的包层激光,激光器使用时被加工材质产生的回返激光,这几部分激光共同组成了传能光纤的包层光。实际使用中,剥除了涂覆的裸光纤部分会直接与冷却水接触时,这样一旦冷却水中有杂质,当杂质接触到光纤就很容易附着在光纤表面,造成对包层激光的高吸收,剧烈发热并使得传能光纤被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传能跳线,以解决传能光纤的输出端强度较低,输出端剧烈发热易于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传能跳线,包括:传能光纤、折射套管和端帽;所述传能光纤靠近输出端的外壁上套设有所述折射套管;其中,所述折射套管包括:第一平坦区、第一锥区和塌缩区;所述第一平坦区的直径大于所述塌缩区的直径,所述第一锥区沿所述传能光纤的输出方向直径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一平坦区、所述第一锥区和所述塌缩区依次连通,所述传能光纤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平坦区、所述第一锥区和所述塌缩区熔接在所述端帽上。
进一步地,所述传能光纤的输出端封装在所述塌缩区内,所述塌缩区的输出端熔接在所述端帽上。
进一步地,所述折射套管还包括:第二锥区;所述第二锥区沿所述传能光纤的输出方向直径逐渐增大,所述传能光纤的输出端封装在所述第二锥区内,所述塌缩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锥区的小径端相连,所述第二锥区的大径端与所述端帽熔接。
进一步地,所述折射套管还包括:第二锥区和第二平坦区;所述第二锥区沿所述传能光纤的输出方向直径逐渐增大,所述传能光纤的输出端封装在所述第二平坦区内,所述塌缩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锥区的小径端相连,所述第二平坦区为直管段,所述第二锥区的大径端与所述第二平坦区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平坦区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帽熔接。
进一步地,所述塌缩区为真空套管,所述真空套管紧贴在所述传能光纤靠近输出端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折射套管的外表面为磨砂表面,所述折射套管为掺杂融石英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6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