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5419.0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2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钱为明;罗汉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飞拓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0 | 分类号: | B60J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朱鑫乐 |
地址: | 21312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杆 棘轮 反光镜 棘爪 转轴 轴承 防眩后视镜 转动连接 无边框 本实用新型 后视镜技术 驾驶 镜片 扭簧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包括第一镜片和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侧设有第二棘爪,所述第二棘爪与第二固定杆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棘轮,所述第二棘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侧设有第一棘爪,通过设置的第一棘轮,在需要对反光镜的角度进行调节时,需要通过第一棘轮与第二棘轮的转动来对反光镜的角度进行调节,不仅仅能够防止驾驶人员在驾驶的过程中出现眩目,还能够对于反光镜的角度进行精确的调节和固定,值得发展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
背景技术
防眩目后视镜由一面特殊镜子和两个光敏二极管及电子控制器组成,电子控制器接收光敏二极管送来的前射光和后射光信号,安装在车厢前挡风玻璃下面,可分为手动防眩目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因此,对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防眩后视镜,在白天使用时,并不便于对事物进行观察,导致观看的物品不清晰造成事故,并且对于后视镜的使用没有进行良好的转动,目前的后视镜,需要自行调节角度,但是对于调节杆使用的次数很少,在使用多次后容易调节的不准确,或者调节不到自己需要的角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包括第一镜片和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侧设有第二棘爪,所述第二棘爪与第二固定杆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棘轮,所述第二棘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侧设有第一棘爪,所述第一棘爪与第一固定杆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棘轮,所述转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端面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镜片,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黑色涂料,所述黑色涂料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镜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且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分别与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环的个数共有2个,且转环分别位于转轴的前后两端对称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的旋转角度为0-90度,且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分别通过转轴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棘轮位于第一棘轮的内侧,且第二棘轮通过第二棘爪与第一棘轮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黑色涂料,在白天开车时,需要把第一镜片转动至需要观察的位置,便于对后面的车辆进行观看,当夜晚开车时,需要把设有黑色涂料的第一镜片转动至需要观察的位置,黑色的涂料便于对后面来车的大灯灯光进行吸收,防止造成驾驶人员在开车的过程中出现炫目;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棘轮、第一棘轮和转轴,在需要对反光镜的角度进行调节时,需要通过第一棘轮与第二棘轮的转动来对反光镜的角度进行调节,当调节到所需要的角度时,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会对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进行固定,防止反光镜在行驶的过程中出现转动,这种设计,不仅仅能够防止驾驶人员在驾驶的过程中出现眩目,还能够对于反光镜的角度进行精确的调节和固定,值得发展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飞拓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飞拓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5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