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安全操控互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25402.5 | 申请日: | 2018-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4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翁迪院;张晓明;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田新机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9/26 | 分类号: | H01H9/2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 地址: | 3239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座 卡槽 本实用新型 横向卡口 互锁装置 开关安全 相对设置 操控 横架 压板 转轴 转轴圆周面 横向位置 确保安全 转动连接 内插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安全操控互锁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安装座,两安装座上都转动连接有转轴,两安装座之间固定有横架,横架上固定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压板,两压板上均开有横向卡口,两横向卡口内插接有顶板,两转轴的圆周面上均开有卡槽,其中一个卡槽位于横向位置时、卡槽最深端与另外一个转轴圆周面之间的间距为距离,距离的长度与顶板的长度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能够控制位于开关柜上的两开关或开关只能有一个被开启,不能同时被开启,从而确保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是一种开关安全操控互锁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开关柜是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中的塑壳开关是重要的开关电器,通过操纵其手动操动机构实现合闸或分闸,起到保证高压电器及装置在检修工作时的安全和隔离电压的作用,一些特殊用途方案中需要安装两个塑壳开关,但是在维护使用当中,用户端要求这两个塑壳开关不能同时处于分闸的状态,至少要有一个塑壳开关是在合闸状态,为了安全考虑,需设计一种能让两个手动操动机构互锁从而使塑壳开关互锁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安全,至少使塑壳开关处于合闸状态的开关安全操控互锁装置,满足了用户能够安全操作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开关安全操控互锁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安装座,两安装座上都转动连接有转轴,两安装座之间固定有横架,横架上固定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压板,两压板上均开有横向卡口,两横向卡口内插接有顶板,两转轴的圆周面上均开有卡槽,其中一个卡槽位于横向位置时、卡槽最深端与另外一个转轴圆周面之间的间距为距离,距离的长度与顶板的长度相同。这里横架、压板、横向卡口、顶板、转轴、卡槽、两转轴的圆周面上均开有卡槽,其中一个卡槽位于横向位置时、卡槽最深端与另外一个转轴圆周面之间的间距为距离,距离的长度与顶板的长度相同的作用是,能够控制只有一个转轴被转动,从而确保只有一个开关能够被开启,从而确保安全(如图3所示)。
进一步完善,两转轴的端面上都固定有凸台,凸台上开有方形孔,凸台的侧边开有径向贯穿方形孔的螺纹孔。这里凸台、方形孔、螺纹孔的作用是,用于固定手柄(图中未画出),从而用于摇动转轴旋转。
进一步完善,卡槽为圆弧形卡槽,顶板的左右两端均为圆弧形端面。这里圆弧形卡槽、圆弧形端面的作用是,能够更方便的把顶板卡在需要的卡槽处。
进一步完善,顶板包括左侧板及右侧板,右侧板的左端固定有厚度小于右侧板厚度的延伸板,延伸板的顶面上固定有一组沿延伸板长度方向设置的锯齿一,左侧板上开有卡槽口一,卡槽口一处设置有与锯齿一配合的卡齿口一;横架包括左侧架板及右侧架板,左侧架板的右端固定有厚度小于左侧架板厚度的延伸架板,延伸架板的顶面上固定有一组沿延伸架板长度方向设置的锯齿二,右侧架板上开有卡槽口二,卡槽口二处设置有与锯齿二配合的卡齿口二。这里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延伸板、锯齿一、卡槽口一、卡齿口一的作用是,能够调节顶板的宽度,从而适用于位于不同宽度的开关;这里左侧架板、右侧架板、延伸架板、锯齿二、卡槽口二、卡齿口二的作用是,能够调节横架的宽度,从而适用于位于不同宽度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利用横架、压板、横向卡口、顶板、转轴、卡槽、两转轴的圆周面上均开有卡槽,其中一个卡槽位于横向位置时、卡槽最深端与另外一个转轴圆周面之间的间距为距离,距离的长度与顶板的长度相同能够控制只有一个转轴被转动,从而确保只有一个开关能够被开启,从而确保安全,利用顶板及横架能够宽度调节从而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开关,从而达到安全、通用性强的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田新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青田新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54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