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建梨园立体多效种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3626.2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1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金雅琴;王富河;许春玲;崔梦凡;张伟;左正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00;A01G22/6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带 梨树 草本植物 林带 灌木种植 乔木 本实用新型 步道 多效 两组 灌木 外围 地表覆盖 林间空地 土壤板结 植物配置 排水渠 竹叶 全光 生境 共生 种植 中药材 环绕 园林 生长 收获 培育 经营 | ||
1.一种新建梨园立体多效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以上的林带,每组林带包括乔木梨树种植带(1)、耐荫灌木种植带(2)和经济草本植物种植带(3);其中,所述乔木梨树种植带(1)位于林带的中央,所述耐荫灌木种植带(2)为环绕乔木梨树种植带(1)的外围,所述经济草本植物种植带(3)位于耐荫灌木种植带(2)外围;相邻两组林带之间设有园林赏景步道(4),步道(4)底部设有排水渠(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建梨园立体多效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乔木梨树种植带(1)与耐荫灌木种植带(2)之间铺设有有机碎屑物(13),覆盖厚度为3~5cm;所述有机碎屑物(13)为森林植物或秸秆经粉碎后的混合残渣,平均粒径小于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建梨园立体多效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乔木梨树种植带(1)内以单行条带状种植乔木梨树,株距为3~3.5米;所述乔木梨树为豆梨、杜梨或沙梨等经济梨木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建梨园立体多效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荫灌木种植带(2)内以环绕乔木梨树种植带(1)的种植方式为密植阔叶箬竹,耐荫灌木种植带(2)的带宽1~1.2米,每平方米种植25~35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建梨园立体多效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草本植物种植带(3)内紧贴耐荫灌木种植带(2)外缘多行密植经济草本植物,经济草本植物种植带(3)带宽1~1.2米,每平方米种植40~45株;所述经济草本植物为石蒜、百合、桔梗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建梨园立体多效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荫灌木种植带(2)的外缘与乔木梨树种植带(1)内的乔木梨树树冠垂直投影相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建梨园立体多效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5)为梯形槽式结构,槽的上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所述步道(4)由若干顶盖(12)依次排列组成,顶盖(12)四角角禺处均设有圆形孔洞(11),中部设有带状的贯穿顶盖上下面的间隙(10);槽顶部外翻并留有缺口(9),用于与顶盖(12)扣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建梨园立体多效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森林植物的混合残渣为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枝干经粉碎后等量混合的残渣;所述针叶树种为松类和/或杉类;所述阔叶树种为枫树、朴树和乌桕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36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森林植被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盐碱地乔木种植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