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菌种添加器及液态食品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2512.6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4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辛国华;杜欣;孙云峰;张海斌;史丽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2 | 分类号: | A23C9/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中苇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添加器 壳体 菌种 菌种添加 加工装置 液态食品 圆筒状 料液 过滤 本实用新型 菌种添加口 小批量生产 进料管路 不均匀 出料口 过滤孔 进料部 进料口 上端 侧方 筒壁 团块 下端 流出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破坏菌种团块从而避免菌种分布不均匀的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的菌种添加器及液态食品加工装置。菌种添加器具备:添加器壳体(10),其侧部形成为圆筒状;菌种添加口(20),其设置在添加器壳体(10)的顶部侧方,用于向添加器壳体(10)内添加菌种;进料部(30),其设置在添加器壳体(10)的侧部,且包括进料管路(31)和进料口(32),用于向添加器壳体(10)内导入料液;过滤部(40),其设置在添加器壳体的内部,形成为在筒壁上具有多个过滤孔(41)的圆筒状,且上端与添加器壳体的顶部相连;以及出料口(50),其设置在添加器壳体的底部,与过滤部(40)的下端相连,供携带有菌种的料液流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液态食品加工系统中能够破坏菌种团块从而避免菌种分布不均匀的菌种添加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以发酵乳制品为代表的液态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会采用在线添加菌种的方式添加深冻或粉状的菌种,且在添加菌种后通过使料液进入菌种添加器来冲刷菌种从而将菌种带入到目标罐中。
然而,在料液携带深冻或粉状菌种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深冻或粉状菌种遇料液瞬间抱团结块,团块表面形成水膜并随料液流动至目标罐,该类团块在目标罐中不易破碎,会导致菌种在目标罐内的料.液中分布不均匀,影响产品的发酵效果;
2.深冻或粉状菌种粘连于菌种添加器的底部,需要采用大量的料液冲刷,从而不适用于小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破坏菌种团块从而避免菌种分布不均匀、且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的菌种添加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的菌种添加器具备:添加器壳体,其侧部形成为圆筒状;菌种添加口,其设置在所述添加器壳体的顶部侧方,用于向所述添加器壳体内添加菌种;进料部,其设置在所述添加器壳体的侧部,且包括进料管路和进料口,用于向所述添加器壳体内导入料液;过滤部,其设置在所述添加器壳体的内部,形成为在筒壁上具有多个过滤孔的圆筒状,且上端与所述添加器壳体的顶部相连;以及出料口,其设置在所述添加器壳体的底部,与所述过滤部的下端相连,供携带有菌种的料液流出。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添加器壳体的轴线与所述过滤部的轴线重合。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部设置在所述添加器壳体的侧部靠下方的位置。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口处的进料方向与所述添加器壳体的内壁相切。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管路形成为在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位置与所述进料口之间缩径的结构。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添加器壳体的顶部形成为圆锥状。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添加器壳体的底部形成为圆锥状。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部的所述过滤孔的孔径为1mm 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的液态食品加工装置具备上述任一种菌种添加器。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菌种添加器能够破坏菌种团块从而避免菌种分布不均匀,且适用于小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菌种添加器的示意性的主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菌种添加器的示意性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示出进料管路的缩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菌种添加器的使用过程中的料液流向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2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