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级沉降硫酸钡的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0794.6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8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程萌;周建新;陈群;王帮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0/00 | 分类号: | F26B20/00;F26B5/14;F26B25/00;F26B17/08;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蔡义文 |
地址: | 51608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沉降 硫酸钡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级沉降硫酸钡的干燥设备,依次设有压滤装置、第一传输装置和烘干装置;压滤装置设有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设有至少2个压滤板框,压滤板框内设有滤布,压滤板框外侧的下端设有出水口,压滤板框的中间设有入料口,入料口通过传输管与气泵连接;第一传输装置一端设置在压滤板框底部,另一端搭设在烘干装置顶部的进料口,进料口底部设有双辊挤压成型装置;烘干装置内部位于所述进料口正下方还设有物料内部传输装置,物料内部传输装置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烘干装置侧面的出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热能损耗少,能量利用率高,环保无污染,水资源可回收利用且实现自动化烘干,提高烘干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级沉降硫酸钡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纳米级沉降硫酸钡品质优异、应用广泛,是未来大力发展利用的新材料之一,是一种具有环保功能型的材料。
目前此生产工艺的烘干方式多采用传统烘干方式,例如:转鼓、刮板、盘式、双桨叶、闪蒸等,此类工艺设备生产温度高,大都是敞开式工作,热排放系统直接连接外部,能量利用率低,大量热量损失到大气中去,存在着大量热能损失的问题。
另外,纳米级沉降硫酸钡在含水30%左右时具有很强的粘性,对于机械转动磨损严重,传统干燥方式存在着机械损耗和能耗等方面问题。
就上述问题,已知的大多数生产厂家均采用上述传统的生产方式,不仅能耗高,而且热能利用率低,以上问题若未解决,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热空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的破坏也不容忽视。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环保无污染,降低机械损耗和能耗,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干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无污染,热能损耗少,能量利用率高且水资源可回收再利用的纳米级沉降硫酸钡的干燥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级沉降硫酸钡的干燥设备,该干燥设备依次设有压滤装置、第一传输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压滤装置设有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设有至少2个压滤板框,所述压滤板框内设有滤布,所述压滤板框外侧的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压滤板框的中间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通过传输管与气泵连接;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一端设置在压滤板框底部,另一端搭设在所述烘干装置顶部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部设有双辊挤压成型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内部位于所述进料口正下方还设有物料内部传输装置,所述物料内部传输装置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烘干装置侧面的出料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前期研究时发现纳米级沉降硫酸钡很容易脱水干燥,在温热环境下就可以实现干燥,当过滤后的硫酸钡含水量<24%后,硫酸钡泥的粘性很小,容易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成型。而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活动板向固定板方向加压挤压,从而使压滤板框压紧,压滤板框之间形成滤室,通过气泵加压将纳米级沉降硫酸钡浆料通过传输管从入料口泵入压滤板框之间形成的滤室内,由于压力作用浆料被滤布截留形成滤饼,液体部分透过滤布进入压滤板框内,滤液从出水口排出,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出水口处可接上排水管将排出的水收集起来回收再利用,通过气泵进料和挤压除水,不存在硫酸钡粘性大导致机械损耗的问题;经过挤压除水后将停止气泵运作,并松开活动板使滤板框打开,从而使压滤板框之间的纳米级硫酸钡滤饼直接掉落到第一传输装置上,随后纳米级硫酸钡通过第一传输装置传输至烘干装置的进料口,通过进料口底部设置的双辊挤压成型装置将初步除水的纳米级硫酸钡挤压成条状物,避免物料进入物料内部传输装置时板结成块,加快物料干燥速度,进入烘干装置内的物料内部传输装置后,通过物料内部传输装置移动纳米级沉降硫酸钡在烘干装置内部干燥,最终经出料口传出,形成一次性干燥成形,大大提高脱水干燥效率,且烘干装置为密闭烘干,整个烘干过程中无热气排放,减少热能损耗,且无热气排放,实现环保无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07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