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9752.0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4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喜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喜飞 |
主分类号: | A01M27/00 | 分类号: | A01M2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谈耀文 |
地址: | 717400 陕西省延安市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发板 支撑框架 柔性拉绳 连接板 箭板 撬杆 本实用新型 捕鼠器 固接 拉簧 平行 可拆卸连接 连接板平行 均匀开设 竖直固定 竖直设置 一端连接 接连杆 可触及 上表面 底端 箭槽 铰接 鼢鼠 转动 捕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捕鼠器,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一侧水平固接连杆一端,连杆另一端顶向竖直设置的撬杆;撬杆底端插入与其形状、大小相适应的凹槽内;凹槽开设于箭板上表面,箭板靠近支撑框架的一侧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箭槽;还包括平行于连杆的拉簧,拉簧一端固接于箭板,另一端固接于支撑框架底部;撬杆顶端通过柔性拉绳与触发板a一端连接,柔性拉绳平行于连杆;支撑框架内还竖直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平行于连杆,且触发板a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板上部;触发板a远离柔性拉绳的一端还设置有触发板b;触发板b铰接于连接板上部,且触发板b转动可触及触发板a。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捕捉鼢鼠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捕鼠器。
背景技术
中华鼢鼠(学名:Myospalax fontanieri),别称瞎老鼠、地老鼠、原鼢鼠。中华鼢鼠终年营地下生活,不冬眠,昼夜活动,以织物地下茎和块根为食,喜栖于土层深厚、土质松软的荒山缓坡、阶地及乔木林下缘的疏林灌木、草原地、高山灌丛,一年繁殖1~2次,每胎1~5只,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蒙古等地。对庄稼造成了严重影响,而现有捕捉鼢鼠的装置大多结构复杂、不易安装,使得捕捉鼢鼠的效率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捕鼠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鼢鼠捕捉装置结构复杂、不易安装、捕鼠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捕鼠器,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一侧水平固接连杆一端,连杆另一端顶向竖直设置的撬杆;撬杆底端插入与其形状、大小相适应的凹槽内;凹槽开设于箭板上表面,箭板靠近支撑框架的一侧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箭槽;还包括平行于连杆的拉簧,拉簧一端固接于箭板,另一端固接于支撑框架底部;撬杆顶端通过柔性拉绳与触发板a一端连接,柔性拉绳平行于连杆;支撑框架内还竖直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平行于连杆,且触发板a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板上部;触发板a远离柔性拉绳的一端还设置有触发板b;触发板b铰接于连接板上部,且触发板b转动可触及触发板a。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触发板a的设置方式为,触发板a上表面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可卡入与其形状、大小相适应的凸起,该凸起固接于连接板。
连杆位于支撑框架一侧的中部,且顶向撬杆中部。
凹槽位于箭板上表面的中部。
箭槽呈一字形排列。
箭槽有三个。
拉簧位于中间的箭槽上侧。
触发板b呈倒L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捕鼠器,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捕捉鼢鼠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捕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框架,2.触发板b,3.连杆,4.撬杆,5.凹槽,6.箭板,7.箭槽,8.拉簧,9.柔性拉绳,10.触发板a,11.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喜飞,未经陈喜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9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蚊香盒
- 下一篇:多功能可扩展仿生态占位型驱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