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域疏浚用水上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9662.1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0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倪寅;吴恺一;茅永德;毕新健;王炎昊;冯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港务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2 | 分类号: | F16L1/12;F16L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1207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泥管 混泥土层 排泥管路 上管路 沉管 浮管 砖砌 疏浚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水域 自浮式 岸管 胶管 钢管 塑料薄膜隔离层 钢筋网片 工作效率 间隔连接 上表面 挖泥船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域疏浚用水上管路,所述水域疏浚用水上管路包括浮管、沉管、岸管和排泥管路,所述浮管一端连接沉管,另一端连接排泥管路,所述岸管与沉管连接,所述浮管包括若干个自浮式钢管和若干个胶管,自浮式钢管与胶管相互间隔连接,所述排泥管路包括:塑料薄膜隔离层;砖砌模板;排泥管;混泥土层,混泥土层设置在砖砌模板上表面,混泥土层与砖砌模板之间设有若干个钢筋网片。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耙吸挖泥船的工作效率,并且可对排泥管进行有效保护,使得排泥管不易损坏,并且提高排泥管的铺设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管路,具体涉及一种水域疏浚用水上管路。
背景技术
耙吸挖泥船在施工时,管路的布设是疏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管线布置有利于保证供泥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现有的耙吸挖泥船管理在布置时,浮管的浮度不行,经常容易出现下沉或者损坏的情况,从而大大影响工作效率,并且采用的排泥管路一般都是直接铺设在路面以下,但是,在路面上行走的车辆容易将排泥管路压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水域疏浚用水上管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域疏浚用水上管路,所述水域疏浚用水上管路包括浮管、沉管、岸管和排泥管路,所述浮管一端连接沉管,另一端连接排泥管路,所述岸管与沉管连接,所述浮管包括若干个自浮式钢管和若干个胶管,自浮式钢管与胶管相互间隔连接,所述排泥管路包括:
塑料薄膜隔离层,所述塑料薄膜隔离层设置需要安装排泥管的路面的上表面;
砖砌模板,所述砖砌模板设置在塑料薄膜隔离层的上表面,所述砖砌模板内填充有水泥稳定层,所述水泥稳定层内设有垫块和安装孔;
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可直接安插进安装孔内,并位于垫块上方,所述排泥管一端连接浮管;
混泥土层,所述混泥土层设置在砖砌模板上表面,所述混泥土层与砖砌模板之间设有若干个钢筋网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述自浮式钢管的规格为6m×Φ650mm,所述胶管的规格为1.5m×Φ65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浮管与沉管的连接端设有空气释放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砖砌模板截面为等腰梯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砖砌模板的坡比为1: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砖砌模板的长度为70m,高度为0~1.5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泥稳定层也为等腰梯形,所述水泥稳定层坡比为1:20,长度为70m,高度为0~1.3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混泥土层长度为70m,厚度为0.2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耙吸挖泥船的工作效率,并且可对排泥管进行有效保护,使得排泥管不易损坏,并且提高排泥管的铺设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沉管起浮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港务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港务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9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导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廊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