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室内甲醛净化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9136.5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8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霞;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王理君;张国文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腔 分隔板 除醛 鼓风机 室内甲醛 腔室 检测 甲醛气体 报警器 室内腔 盖板 侧壁 净化 本实用新型 侧壁焊接 竖直剖面 竖直设置 连接杆 内腔 通孔 分隔 抽取 驱动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室内甲醛净化的装置,包括检测腔室、除醛腔室和分隔板,所述检测腔室和除醛腔室之间通过分隔板分隔开,所述分隔板竖直设置,其两侧分别与检测腔室内腔的侧壁和除醛腔室内腔的侧壁焊接,所述分隔板上开有贯穿分隔板两侧的侧壁的通孔,所述检测腔室远离除醛腔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检测腔室的内腔设有甲醛气体报警器,所述甲醛气体报警器通过连接杆与第一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板的竖直剖面为“T”字形。该用于检测室内甲醛净化的装置,通过设置了鼓风机,驱动鼓风机工作可以将待检测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抽入检测腔室中,免去了人工抽取气体的麻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甲醛检测及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室内甲醛净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装修时用到的很多物质内均含有甲醛,甲醛是一种无色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和头痛等病症;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轻则引起呼吸道疾病,重则造成肝肺功能异常。
因此室内装修过后必须对甲醛进行检测及净化,而现有技术中的甲醛检测及净化装置大多不能清楚地将甲醛的浓度数据检测出来,操作人员无法得知甲醛的真正浓度数据;同时,检测甲醛时,一般需要人工手动抽取空气,费时费力,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室内甲醛净化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检测室内甲醛净化的装置,包括检测腔室、除醛腔室和分隔板,所述检测腔室和除醛腔室之间通过分隔板分隔开,所述分隔板竖直设置,其两侧分别与检测腔室内腔的侧壁和除醛腔室内腔的侧壁焊接,所述分隔板上开有贯穿分隔板两侧的侧壁的通孔,所述检测腔室远离除醛腔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检测腔室的内腔设有甲醛气体报警器所述甲醛气体报警器包括控制模块、探测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STC89C52,所述探测模块包括电化学进口传感器,所述输出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器和液晶显示屏,所述甲醛气体报警器通过连接杆与第一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板的竖直剖面为“T”字形,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甲醛气体报警器的顶部和第一盖板的底壁固定粘接,所述第一盖板顶壁的两边分别通过两组螺栓与检测腔室的顶壁固定旋接,与所述鼓风机相邻一侧的检测腔室的侧壁上镶嵌有玻璃板,所述除醛腔室远离检测腔室的一侧设有水平设置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一端贯穿除醛腔室的侧壁且与除醛腔室的内腔相通,与所述排出管相邻的一侧的除醛腔室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暖风机,所述暖风机远离除醛腔室的一侧开有进风开孔,所述除醛腔室上设有与除醛腔室的顶壁卡合固定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通过支板与容纳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鼓风机的一侧开有进风口,所述鼓风机的底部焊接有水平设置且为圆柱状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贯穿检测腔室的侧壁且与检测腔室的内腔相通。
优选的,所述容纳管的两端均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板,所述支板的底部通过转轴与容纳管的侧壁固定旋接,所述转轴贯穿容纳管和两组支板。
优选的,所述容纳管共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容纳管在第二盖板的两侧对称分布,所述第二盖板为水平设置的圆形板状,所述容纳管内盛放有清洁剂,所述清洁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负离子热电效果反应溶液、表面封闭剂和活性氨基。
优选的,所述第二盖板远离除醛腔室内腔的一侧的中央焊接有竖直剖面为“T”字形的把手,所述第二盖板与支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9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