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放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8747.8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0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陈健;甄爱钢;余心亮;詹稳;陈红娟;李文;李靖;马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输送管 废旧锂离子电池 放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 锂离子电池 放电过程 浆料冷却 浆料 冷却 导电碳材料 二次分离室 配制成浆料 浆料配制 浆料输送 溶剂混合 放热 混匀 燃烧 爆炸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放电装置,包括:浆料配制釜、浆料冷却釜、放电釜、二次分离室、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三输送管。本实用新型废旧锂离子电池放电装置通过将导电碳材料与溶剂混合均匀配制成浆料,将浆料输送到放电釜中,与待放电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在放电釜中混匀放电,放电过程锂离子电池放热,温度升高的浆料经第二输送管输送到浆料冷却釜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浆料再经第一输送管进入放电釜,形成一个循环,从而保证放电过程中温度不会升的太高,造成锂离子电池燃烧或爆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79.4万辆,销售77.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3.8%和53.3%,2014-2017复合增长率达104%。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企业目前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质保服务一般在5-8年,且中国的新能源车开始普遍应用始于2014年,预计2018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将会进入大规模退役阶段。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是社会责任,处理过程的环保化、无害化符合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退役锂离子电池破碎前,考虑安全性需要对电池进行放电处理。目前,对于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放电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物理方法放电,主要是通过外接负载消电,即通过电池与电阻相连,电池中的电量通过放热消耗,但该方法只是实验室试验,大规模放电不可行;另一种是化学方法放电,即利用电池的正负极金属为阴极和阳极,在溶液中通过电解过程来消耗电池中残余的电量,目前主要以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废旧锂离子电池为电源进行放电,该方法简单可行,但由于在氯化钠溶液放电时阳极会析出氯气,一方面会腐蚀电极污染电解液体系,同时对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也有影响,同时也会导致电池外壳溶解损失及由此带来的溶解产物的回收问题。
公开号为CN10811036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包放电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行吊装置、放电单元、放电池、储液池、放电液输送部件、残余放电液去除部件和阴干池,密封盖与放电笼连接形成放电单元。
公开号为CN10622957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批量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高效连续半封闭式放电装置,包括含放电溶液的半封闭式放电容器,电池投料装置,放电传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电池回收槽。锂离子电池被投入到电池储料仓,经由星型加料器,进入放电容器中。下落到硫酸亚铁与硫酸锰物质的量比为2:1的放电溶液中开始放电,经过14小时的放电,电池随传送带浮出溶液表面,进入到淋干区。在淋干区,电池表面的溶液由皮带上的孔洞流下,由集气罩产生的气流加快电池淋干进程。淋干的电池运动到传送带尽头,落入电池收集槽。容器内的气流由进风口流入并汇集到集气罩,通过吸附仓吸附潜在的挥发性气体后经离心风机排放。
现有技术中,缺少可对放电介质进行循环冷却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对放电介质进行循环冷却的废旧锂离子电池放电装置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放电装置,包括:
浆料配制釜,用于将导电碳材料和溶剂混合均匀配制成浆料;
浆料冷却釜,具有冷却夹套,用于对浆料进行冷却;
放电釜,用于浆料与电池混合后放电,
二次分离室,接收放电釜中完成放电的电池,并清洗回收电池;
第一输送管,连接浆料冷却釜与放电釜,用于将冷却后的浆料从浆料冷却釜输送到放电釜;
第二输送管,连接放电釜与浆料冷却釜,用于将放电升温后的浆料从放电釜输送回浆料冷却釜;
第三输送管,连接浆料配制釜与浆料冷却釜,用于向浆料冷却釜中补充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87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