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屏蔽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17775.8 | 申请日: | 2018-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8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睿惢思工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屏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膜,包括设置于透明基底上的透明导电层,UV压印在导电层表面的凹槽结构层,导电材料填充于凹槽内形成的导电网栅。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电磁屏蔽膜,透光率高,电磁屏蔽效能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屏蔽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屏蔽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磁屏蔽视窗用透明导电材料主要有:1.镀金属膜方式,透光率较好,但屏蔽效果很低;2.金属丝网方式,屏蔽效果较好,但透光度差,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中国发明专利CN201010533228.9“一种透明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描述了一种基于纳米压印和纳米涂布的方法实现的透明导电膜,通过纳米压印形成沟槽,在沟槽中填充纳米导电材料,再烧结形成高性能导电膜,可用于制作电磁屏蔽膜,但导电银呈黄色,光反射严重影响视觉外观,并且裸露于空气久会产生色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屏蔽膜,透光率高,电磁屏蔽效能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磁屏蔽膜,包括:透明基底和设置在透明基底上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表面上设有一层凹槽结构层,凹槽结构层通过UV压印形成;所述凹槽结构层表面设有网格状凹槽,网格状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形成导电网栅。
进一步,所述导电网栅厚度1~10μm,宽度1~50μm,导电网栅的图形为正六边形、菱形或正方形。
进一步,所述导电材料的材质为银或铜。
进一步,所述导电层材质为ITO或银纳米线或石墨烯,导电层厚度为1~ 100nm。
进一步,所述透明基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进一步,所述凹槽结构层材质为UV固化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透光率高,电磁屏蔽效能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屏蔽膜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透明基底;2、导电层;3、凹槽结构层;4、导电网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电磁屏蔽膜,包括:透明基底1和设置在透明基底上的导电层2,透明基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导电层材质为ITO,导电层厚度为50nm;所述导电层表面上设有一层凹槽结构层3,凹槽结构层材质为UV固化胶,凹槽结构层3通过UV压印形成;所述凹槽结构层3表面分布有网格状凹槽,网格状凹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形成导电网栅4,导电材料的材质为铜,导电网栅厚度5μ m,宽度10μm,导电网栅的图形为正六边形、菱形或正方形。本实用新型透光率高,电磁屏蔽效能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惢思工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睿惢思工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77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硝酸钠三效逆流蒸发结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室外一体化机柜设备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