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形自主水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6564.2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9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仲;徐会希;尹远;王轶群;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G8/24;B63G8/38;B63G8/39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翼 主体模块 驱动装置 丝杠 伸展 丝母滑块 传动轴 驱动电机 推进模块 锥齿轮组 作业模块 可变形 支撑杆 铰接 自主水下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 水下机器人 收纳 垂直连接 驱动转动 水下机器 采样 母船 下端 张合 对称 探测 驱动 脱离 | ||
1.一种可变形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模块(1)、侧翼模块(2)、作业模块(4)、推进模块(5)和伸展驱动装置(6),两个侧翼模块(2)对称设于主体模块(1)两侧且均与所述主体模块(1)铰接,在主体模块(1)两侧均设有伸展驱动装置(6),且所述侧翼模块(2)通过对应侧的伸展驱动装置(6)驱动张合,在所述主体模块(1)前端设有作业模块(4),在所述主体模块(1)后端设有推进模块(5);所述伸展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电机(606)、传动轴(605)、锥齿轮组(604)、丝杠(601)、丝母滑块(602)和支撑杆(603),所述传动轴(605)通过所述驱动电机(606)驱动转动,所述丝杠(601)下端均通过锥齿轮组(604)与所述传动轴(605)垂直连接,所述丝杠(601)上均设有丝母滑块(602),且所述支撑杆(603)一端与对应丝杠(601)上的丝母滑块(60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侧翼模块(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模块(4)包括机械手(401)、旋转驱动器(402)、采样篮固定架(404)、采样篮(403)和电动推杆(405),采样篮固定架(404)固设于主体模块(1)前端,两个旋转驱动器(402)对称固设于采样篮固定架(404)上,两个机械手(401)分设于采样篮固定架(404)两侧且分别通过对应侧的旋转驱动器(402)驱动旋转,所述采样篮(403)两侧与所述采样篮固定架(404)两侧内壁滑动连接,电动推杆(405)设于采样篮固定架(404)内,且采样篮(403)通过所述电动推杆(405)驱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形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当侧翼模块(2)呈闭合状态时,所述机械手(401)收入侧翼模块(2)与主体模块(1)之间的空隙中,所述采样篮(403)缩回主体模块(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1)设有主体框架(101),且所述主体框架(101)内设有伸展驱动装置控制舱(119)、航行控制舱(111)、探测控制舱(118)和电池组(117),所述主体框架(101)下侧设有浮力调节装置(1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形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01)外侧设有超短基线定位装置(102)、声通讯换能器(103)、声通讯主机(104)、水面定位与通讯单元(106)、水下照明灯(107)、水下摄像机(108)、避碰声纳(109)、温盐深测量仪(110)、深度测量仪(112)、高度测量仪(113)、多普勒计程仪(114)和惯性导航单元(1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形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1)上侧设有起吊挂钩(1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1)设有主体框架(101),所述侧翼模块(2)设有侧翼固定架(201)、伸展铰轴(205)和侧翼固定块(204),各个侧翼固定块(204)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101)上,所述伸展铰轴(205)通过各个侧翼固定块(204)支撑,且所述伸展铰轴(205)与所述侧翼固定架(201)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模块(2)内设有测深侧扫声纳(202)和控制所述测深侧扫声纳(202)的声纳控制舱(203),所述侧翼模块(2)前端设有水下照明灯(107)和水下摄像机(10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模块(5)包括两侧对称设置的稳定翼(502),所述稳定翼(502)上设有推进器(5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1)、侧翼模块(2)和推进模块(5)外侧均设有浮力材(3),且所述侧翼模块(2)闭合时,所述侧翼模块(2)和主体模块(1)外侧的浮力材(3)光滑衔接形成一个完整流线型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65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底集矿作业车舱体
- 下一篇:一种用于空气动力艇的动力导流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