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施制备生物炭的方法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6389.7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3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卿;李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首市博锐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李芳 |
地址: | 434400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炭 生物炭出口 除灰装置 预处理装置 热解装置 原料出口 原料进口 制备生物 进口 本实用新型 活性炭 处理工艺 低端产品 金属蒸汽 石墨电极 油气出口 生物质 石墨烯 除灰 热解 生产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施制备生物炭的方法的系统,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具有生物质进口和原料出口;热解装置,所述热解装置具有原料进口、热解油气出口和生物炭出口,所述原料出口和所述原料进口相连;除灰装置,所述除灰装置具有生物炭进口、金属蒸汽出口和除灰生物炭出口,所述生物炭出口和所述生物炭进口相连。由此,通过上述系统,采用除灰装置对生物炭进行脱灰,降低了生物炭灰分,增加其利用途径,可作为生产经济价值高的石墨电极、石墨烯、活性炭等的原料,解决了生物炭资品质差、只能生产低端产品的问题,增加处理工艺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施制备生物炭的方法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每年产量巨大,约1460亿吨,利用其作为能源量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4%,是当今世界第四大能源。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利用过程会产生“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生物质能源具有利用过程中NOX、SOX及碳排放量少等优点受到了国家政府及政策的大力支持,但目前生物质主要的利用方式是焚烧发电,此技术存在污染环境、产品单一(电能)、经济效益差等问题,所以如何将其高效资源化利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生物质热解属于全球先进的利用技术,热解过程会产生高附加值产品(热解油、热解气和生物炭),但由于生物质本身还有一定量的灰分,导致生物炭中灰分通常在5%-30%之间,灰分的存在降低了生物炭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施制备生物炭的方法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去除生物炭中的灰分,可以得到高价值的生物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所述的制备生物炭的方法的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具有生物质进口和原料出口;热解装置,所述热解装置具有原料进口、热解油气出口和生物炭出口,所述原料出口和所述原料进口相连;除灰装置,所述除灰装置具有生物炭进口、金属蒸汽出口和除灰生物炭出口,所述生物炭出口和所述生物炭进口相连。
由此,通过上述系统,采用除灰装置对生物炭进行脱灰,降低了生物炭灰分,增加其利用途径,可作为生产经济价值高的石墨电极、石墨烯、活性炭等的原料,解决了生物炭资品质差、只能生产低端产品的问题,增加处理工艺经济效益。另外,采用热解技术实现了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此过程不产生粉尘、酸性气体、NOx、SOx等污染物,环保效益高,省去了大量的环保投资和运行成本。还有,采用上述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焚烧工艺环境效益差,生物炭灰分高、品质低、直接燃烧污染物多、经济效益差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具有热解油气进口、余热回收热解油气出口、中水进口和中水出口,热解油气进口和所述热解油气出口相连,所述中水出口和所述预处理装置相连;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具有余热回收热解油气进口、热解气出口、热解油出口和热解废水出口,所述余热回收热解油气进口与所述余热回收热解油气出口相连;中水回用处理装置,所述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具有热解废水进口和中水回用出口,所述热解废水进口与所述热解废水出口相连,所述中水回用出口和所述中水进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备生物炭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制备生物炭的方法的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系统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首市博锐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首市博锐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6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与煤共热解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气化耦合直燃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