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线框架的载片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6134.0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5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弓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麒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5324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片 导杆 凹槽两侧 均等间隔 引线框架 螺纹杆 橡胶块 螺接 本实用新型 引线框架片 安装方便 凹槽结构 弹簧连接 固定芯片 贴合安装 载片台 弹簧 缓冲 有压 损伤 芯片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的载片台,包括第一载片和第二载片,所述第一载片设置在第二载片顶部,所述第一载片和第二载片外侧均等间隔贴合安装有引线框架片,所述第一载片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两侧均通过弹簧连接有压片,所述第二载片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两侧均等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五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一端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另一端均螺接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另一端均固定有橡胶块,本实用新型调节变换使用方便,提高使用范围;采用凹槽结构固定芯片,并采用弹簧和橡胶块结构缓冲,既能保证固定稳定,也能避免损伤芯片,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线框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引线框架的载片台。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
引线框架载片台是用来固定芯片结构的,传统的载片台智能一面固定芯片,变换不便,使用范围小,而且芯片放置在载片台上,安装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线框架的载片台,上下载片均可以使用,调节变换使用方便,提高使用范围,既能保证固定芯片稳定,也能避免损伤芯片,安装方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线框架的载片台,包括第一载片和第二载片,所述第一载片设置在第二载片顶部,所述第一载片和第二载片外侧均等间隔贴合安装有引线框架片,所述第一载片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两侧均通过弹簧连接有压片,所述第二载片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两侧均等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五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一端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另一端均螺接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另一端均固定有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引线框架片底部远离第二载片一侧设有引脚。
优选的,所述压片一侧覆盖有软垫,所述压片和软垫采用粘合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载片和第二载片均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一载片的截面积小于第二载片的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和压片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一导杆、第二导杆和橡胶块的直径均不超过第二凹槽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引线框架片采用锡焊方式分别与第一载片和第二载片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载片和第二载片结构,并分别在第一载片和第二载片上开设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结构,芯片既可以安装在第一凹槽内通过压片压紧固定,也可以通过第二凹槽内导杆一端的橡胶块压紧固定,上下载片均可以使用,调节变换使用方便,提高使用范围;
2、采用凹槽结构固定芯片,并采用弹簧和橡胶块结构缓冲,既能保证固定稳定,也能避免损伤芯片,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载片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载片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载片、2第二载片、3引线框架片、4引脚、5第一凹槽、6压片、7弹簧、8软垫、9第二凹槽、10第一导杆、11螺纹杆、12第二导杆、13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麒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泰州麒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6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低容二极管的框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引线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