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用于二段干煤粉气化炉的吹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4706.1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1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秦建明;李振伟;王相平;李显韩;白国威;李宗旸;吴平;李志强;步新战;孙国平;王超;文子强;周华宾;牛建伟;李思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52 | 分类号: | C10J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30045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管 突出管 吹灰 连接管 堵头 干煤粉气化炉 本实用新型 表面热量 等距设置 交错设置 嵌入设置 通路连通 气化炉 无死角 底端 堵孔 管塞 积尘 焊接 连通 敞开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用于二段干煤粉气化炉的吹灰器,包括吹管、突出管、连接管和堵头,所述突出管呈等距设置于吹管表面,且相邻的突出管之间交错设置,并与吹管焊接;所述连接管贯穿设置于任意吹管的一侧,且所述堵头与连接管底端连通;所述吹管内部设有第一通路,且在该第一通路内嵌入设置有第一管塞;所述突出管的内部设有敞开的第二通路,且所述突出管通过第二通路与第一通路连通;所述堵头的内部设有第三通路,与现有气化炉的吹灰器相比,能进行360度无死角的吹灰,同时能够有效增加吹灰强度和效率,防止积尘和堵孔,而且能够将吹管表面热量带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灰器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基于用于二段干煤粉气化炉的吹灰器。
背景技术
干煤粉气化炉工作过程中受热面积灰、结焦是最常见的现象,在轻度积灰的情况下,积灰层带来的附加热阻也会严重影响锅炉受热面内外热量的传递,使排烟温度升高,造成气化炉运行负担加重,干煤粉气化炉煤气冷却器入口布置有堵板和换热器导管,在气化炉运行中,因高温粘接灰不断沉积,导致入口积灰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合成气流动的阻力过大,局部流速过高,磨损周围的汽水管路,最终导致汽水管道泄漏整套机组停机。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基于用于二段干煤粉气化炉的吹灰器,能进行360度无死角的吹灰,同时能够有效增加吹灰强度和效率,防止积尘和堵孔,而且能够将吹管表面热量带走。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基于用于二段干煤粉气化炉的吹灰器,包括吹管、突出管、连接管和堵头,所述突出管呈等距设置于吹管表面,且相邻的突出管之间交错设置,并与吹管焊接;所述连接管贯穿设置于任意吹管的一侧,且所述堵头与连接管底端连通;所述吹管内部设有第一通路,且在该第一通路内嵌入设置有第一管塞;所述突出管的内部设有敞开的第二通路,且所述突出管通过第二通路与第一通路连通;所述堵头的内部设有第三通路,所述第三通路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管塞,且所述第二管塞与堵头内底壁焊接,所述堵头的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吹管数量为四个并呈十字分布,且所述吹管的端部不交叉,通过设置的吹管内部增加第一管塞,对气流进行分配,增加内部气流流动,不仅能有效带走表面热量,而且增加了吹灰的气流强度,提高吹灰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塞的粗端与第一通路之间设有1mm的缝隙,通过第一管塞与第一通路之间形成狭小缝隙,由于第一管塞的两端部一粗一细,细端的气流密度小,经过粗头缝隙中的气流密度增大,从而增强气流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吹管、突出管、连接管和堵头均采用Cr25Ni24不锈钢制成,由于吹管、突出管、连接管和堵头等均安装于气化炉的内部,防止水汽造成锈蚀,同时由于突出管为交叉设置并与吹管连通,使气流从第二通路的中心喷出,喷气方向平行于吹管,将吹管的十字形区域积灰吹扫干净,进行360度无死角的吹灰,同时不会造成堵塞。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基于用于二段干煤粉气化炉的吹灰器,与现有基于用于二段干煤粉气化炉的吹灰器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能进行360度无死角的吹灰;能够有效增加吹灰强度和效率,防止积尘和堵孔;能够将吹管表面热量带走。具体体现为:
优点1:所述吹管数量为四个并呈十字分布,且所述吹管的端部不交叉,通过设置的吹管内部增加第一管塞,对气流进行分配,增加内部气流流动,不仅能有效带走表面热量,而且增加了吹灰的气流强度,提高吹灰效率。
优点2:所述第一管塞的粗端与第一通路之间设有1mm的缝隙,通过第一管塞与第一通路之间形成狭小缝隙,由于第一管塞的两端部一粗一细,细端的气流密度小,经过粗头缝隙中的气流密度增大,从而增强气流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4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IGCC气化炉烧嘴保护罩
- 下一篇:一种烟气再循环流化床式生物质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