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称式动力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3454.0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6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陈利;胡勇智;张云飞;谢志文;高剑客;谭伟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0 | 分类号: | B63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陈治位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器 上下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 救生器主体 对称式 操控 承托 落水 人员操控 人员攀爬 重要意义 救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称式动力救生器,包括救生器主体,其具有用于承托人体的承托位,且所述救生器主体呈左右及上下对称结构。本实用新型由于整个动力救生器呈现出左右及上下对称结构,这对于方便操控人员操控动力救生器及落水人员攀爬上动力救生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方便操控人员及落水人员的使用,为及时、快速的救援提供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称式动力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海域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们海上活动也与日俱增,同时伴随的海事事故和海上救援也在不断增加。
现有的用于海上救援的救生器等设备结构均较为复杂,这种救生器到达落水人员附近时,落水人员需要以一个正确的姿势才能登上救生器,这无疑会耽搁最佳的救援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称式动力救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对称式救生器包括救生器主体,其具有用于承托人体的承托位,且所述救生器主体呈左右及上下对称结构。
作为所述对称式救生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救生器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部位置形成所述承托位,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供电单元腔,所述对称式动力救生器还包括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供电单元腔内。
作为所述对称式救生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供电单元为蓄电池。
作为所述对称式救生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动力救生器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用于给所述供电单元充电,所述壳体还具有无线充电模块腔,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腔处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上,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在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腔内。
作为所述对称式救生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供电单元腔拱起形成限位部,使得人体被限制在所述限位部之间。
作为所述对称式救生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对称式动力救生器还包括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安装在所述供电单元腔的尾部。
作为所述对称式救生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推进器包括涵道管及设置在所述涵道管内的动力机构,所述涵道管具有进水口及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动力机构用于使水沿着所述进水口到所述出水口的方向排出涵道管以产生推力。
作为所述对称式救生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
作为所述对称式救生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头部对称设有至少两个抓手孔。
作为所述对称式救生器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抓手孔呈条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依据以上实施例中的对称式动力救生器,由于整个动力救生器呈现出左右及上下对称结构,这对于方便操控人员操控动力救生器及落水人员攀爬上动力救生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方便操控人员及落水人员的使用,为及时、快速的救援提供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动力救生器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动力救生器的仰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动力救生器的后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动力救生器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34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建造过程中全角度使用的新型脚手架
- 下一篇:用于游泳场所的救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