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油罐的内衬防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3301.6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2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魏东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百事达卓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4 | 分类号: | B65D90/04;B65D90/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2 | 代理人: | 丁敬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层 防渗结构 内衬 密封胶层 纤维织物 阻隔层 底涂 油罐 复合 本实用新型 双层罐结构 固态树脂 固体树脂 液态树脂 依次设置 油罐内壁 低成本 液体胶 中空层 树脂 储罐 埋地 熔渗 涂覆 防渗 修复 改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罐的内衬防渗结构。内衬防渗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涂密封胶层、第一预渗纤维层、第一阻隔层、中空层、第二阻隔层、第二预渗纤维层及防渗表层,底涂密封胶层涂覆于油罐内壁,第一预渗纤维层和第二预渗纤维层均是采用固体树脂膜熔渗工艺,由固态树脂膜与纤维织物复合而成;或第一预渗纤维层和第二预渗纤维层均是采用液体胶预渗工艺,由液态树脂膜与纤维织物复合而成。如此,通过采用上述内衬防渗结构,能快速低成本地改造或修复埋地储罐为双层罐结构,且第一预渗纤维层及第二预渗纤维层的树脂分布更加均匀,整体性能更加优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罐改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罐的内衬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环保话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今天,空气、水、土壤的环境保护成为了焦点。穹顶之下,以及“两会”期间诸多环保提案,让我们全社会都意识到问题严重性,而石化行业无疑是重点行业。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有接近10万座加油站,以每站4罐计,相当于有40万具油罐埋设在土壤之下,这里面绝大多数还是普通的钢制油罐,大部分埋设于90年代初至今的二十多年间(据悉,1990年底时我国加油站的数量仅为5000多座)。如果油罐发生渗泄漏,不仅会污染土壤、还会污染地下水和空气。如果按照钢制储罐每年腐蚀0.05-0.5毫米计算,一般钢制单层罐壁厚6毫米,如果按最苛刻的0.5毫米/年,单层罐被腐蚀穿透只需12年,至如今,没有人能讲清地下油罐在渗泄漏风险方面情况的严重程度。而我们能够参考的数据有:
2007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在苏南地区的29个加油站调查样本中发现,超过七成存在渗漏。
2010年,中国科学院对天津市部分加油站做了调查,地下水样品中,总石油烃检出率为85%,强致癌物多环芳烃为79%。
美国书籍《Cleaning Up the Nation's Waste Sites(清理国家的废弃场地)》发现,1989到1990年间,美国约有200万个地下储油罐,其中被证实发生渗漏的有9万个。到了2001年美国有超过44万个地下储油罐被确认发生渗泄。
中国的水资源有1/3是地下水,目前90%已经受到不同程度污染,60%受严重污染,清洁的只有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饮用被污染的水而造成。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面对我们近10万座加油站可能存在着的巨大安全风险和隐患,在加上近年来含醇燃料、低硫油品的发展带来的油品腐蚀性增强的挑战。
国务院在2015年4月颁布了“水十条”,要求在2017年前要完成改造双层罐或防渗池设置。2016年《水污染防治法》也做了同样的要求,2017年习近平主席颁发了“主席令”要求在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由于油罐长时间埋于地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罐会受腐蚀渗漏。若直接将受损坏的油罐直接挖出旧罐再更换新罐,需要60天改造时间,且还需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去处理淘汰的油罐,因此,亟需一种改造成本低的能对油罐进行改造或修复的方法,以缩短油罐潜在渗漏的风险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油罐的内衬防渗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罐的内衬防渗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涂密封胶层、第一预渗纤维层、第一阻隔层、中空层、第二阻隔层、第二预渗纤维层及防渗表层,所述底涂密封胶层涂覆于所述油罐内壁,所述第一预渗纤维层覆设于所述底涂密封胶层上,所述第一阻隔层覆设于所述第一预渗纤维层上,所述第一预渗纤维层夹设于所述底涂密封胶层与所述第一阻隔层之间,所述中空层覆设于所述第一阻隔层上的,所述第二阻隔层覆设于所述中空层上,所述第二预渗纤维层覆设于所述第二阻隔层上,所述防渗表层覆设于所述第二预渗纤维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百事达卓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百事达卓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33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加筋带的大吨位、高水头的补强液袋
- 下一篇:一种超大尺寸柔性储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