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安装的明装筒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2423.3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6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覃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蓝之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19/00;F21V17/10;F21V17/1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杜海江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安装板 固定圈 光源模组 吸顶板 灯壳 筒灯 散热器 驱动模组 反光杯 固定板 卡接 明装 本实用新型 固定板安装 一体成型的 内部设置 有效解决 大头端 内表面 小头端 楔形齿 固接 眩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安装的明装筒灯,包括灯壳、固定板、吸顶板、固定圈、光源模组和驱动模组,固定板安装在灯壳的顶部,吸顶板安装在固定板的表面,灯壳内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安装板,安装板靠近吸顶板的一侧安装有散热器,驱动模组安装在散热器的表面,安装板的另一侧安装有套筒,光源模组设置在套筒内,并与安装板固接,套筒内还设置有反光杯,反光杯的小头端与光源模组固定连接,大头端卡接在固定圈内,固定圈设置在套筒内,并与套筒卡接,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另外,固定圈内表面设置有楔形齿,设计合理,能够有效解决筒灯的眩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特别是一种方便安装的明装筒灯。
背景技术
明装筒灯是一种吸顶式到天花板面上的光线呈下射式的照明灯具。明装筒灯是属于定向式照明灯具,只有它的对立面才能受光,光束角属于聚光,光线较集中,明暗对比强烈;更加突出被照物体,流明度较高,更衬托出安静的环境气氛。明装筒灯是应用新型照明光源在传统筒灯基础上改良开发的产品,与传统筒灯对比其具有以下优点:节能、低碳、长寿、显色性好、响应速度快。明装筒灯的设计更加的美观轻巧,安装时能达到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统一与完美,不破坏灯具的设置,光源隐藏建筑装饰内部,光源不外露,美观性高,但是,目前的明装筒灯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且其所采用的照射方式一般是光源直接透出,这种照射方式因为光源强度太强,具有较大的眩光值,当人们与光源对射时,光源发出的高亮度光线会强烈刺激和伤害人的视网膜神经,为此,部分商家会通过安装防眩组件来解决眩光问题,但这也使得明装筒灯的结构变得复杂,安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方便安装的明装筒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安装的明装筒灯,包括灯壳、固定板、吸顶板、固定圈、光源模组和驱动模组,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灯壳的顶部,所述吸顶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表面,所述灯壳内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吸顶板的一侧安装有散热器,所述驱动模组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表面,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安装有套筒,所述光源模组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安装板固接,所述套筒内还设置有反光杯,所述反光杯的小头端与所述光源模组固定连接,大头端卡接在所述固定圈内,所述固定圈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套筒卡接。
所述固定圈的外表面为圆柱的侧面,所述固定圈的内表面被一环形板隔开,形成上内表面和下内表面,所述上内表面为环形面,所述下内表面为碗形面,所述下内表面的较小端与所述上内表面连接,所述上内表面设置挡位环和第一挡位块,所述第一挡位块位于所述挡位环的上方,所述第一挡位块和挡位环之间形成第一卡接口,所述反光杯的大头端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口内,所述下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楔形齿,所述楔形齿两两首尾相接。
所述楔形齿之间的夹角为35°-45°。
所述固定圈的外表面设置有沿所述外表面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挡位条,所述第一挡位条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套筒(6)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挡位条和第二挡位块,所述第二挡位条沿所述内侧壁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挡位块位于所述第二挡位条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挡位块与所述第二挡位条之间形成第二卡接口,装配时,所述第一挡位条插入所述第二卡接口中。
所述第二挡位条远离所述第二挡位块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装配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装配孔通过螺丝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灯壳内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套筒,光源模组在套筒内,并与安装板固接,套筒内还设置有反光杯,反光杯的小头端与光源模组固定连接,大头端卡接在固定圈内,固定圈设置在套筒内,并与套筒卡接,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另外,固定圈内表面设置有楔形齿,设计合理,能够有效解决筒灯的眩光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蓝之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蓝之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24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