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的粘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0176.3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3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骆佳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博为阻燃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2;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堵装置 底端 皮带 辊轮 本实用新型 清理装置 驱动电机 防堵塞 混合室 进料口 粘合机 顶端中心位置 内部中心位置 活动连接有 出料口壁 内部安装 对辊轮 防堵杆 输出端 粘附的 主壳体 刮除 壳体 背面 疏通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粘合机,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右侧输出端与辊轮的左侧相连接,且辊轮安装在混合室的内部中心位置处,所述混合室的顶端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两侧皆固定有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左侧内部安装有上防堵装置,且上防堵装置的背面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的底端连接有下防堵装置,且下防堵装置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的底端安装有清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上防堵装置,上防堵装置表面的防堵杆加快了辊轮顶端物料的下落,通过下防堵装置的工作对辊轮底端进行疏通,通过清理装置能够刮除出料口壁上粘附的物料,不仅清理便捷同时节约了物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合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堵塞的粘合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粘合机主要用来混合各种粉末材料。
目前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混合室内,物料倒入的速度不好掌握,物料倒入速度过快超出辊轮的工作极限,辊轮的顶端易被堵塞,同时辊轮的底端也易堵塞,需要人工疏通,疏通操作繁琐同时影响粘合机的工作效率,此外下料时物料易粘附在出料口壁上,不仅难以清理还造成了物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塞的粘合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辊轮两端易堵塞难疏通和出料口壁易粘附物料难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的粘合机,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右侧输出端与辊轮的左侧相连接,且辊轮安装在混合室的内部中心位置处,所述混合室的顶端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两侧皆固定有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左侧内部安装有上防堵装置,且上防堵装置的背面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的底端连接有下防堵装置,且下防堵装置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的底端安装有清理装置,所述混合室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驱动电机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驱动电机的底端固定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下防堵装置包括内置电机、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一滑杆、防堵塞杆和固定块,所述内置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杆的右侧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顶端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且第一滑杆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防堵塞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右侧表面套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转盘、转杆、滑块、限位块、第二滑杆、矩形刷和条形刷,所述转盘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杆,且转杆的右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固定有第二滑杆,且第二滑杆的两端皆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滑杆的右侧固定有矩形刷,且矩形刷的右侧固定有第三滑杆,所述第三滑杆的表面铰接有条形刷。
优选的,所述下防堵装置与上防堵装置的结构相同,且下防堵装置与上防堵装置相对于第一皮带的中心轴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孔隙,且孔隙的横切面直径大小与第一滑杆的横切面直径大小相同,第一滑杆的右侧插入固定块内部的孔隙内,所述第一滑杆与固定块组成滑动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矩形刷有两组,所述条形刷有两组,且条形刷相对于矩形刷的中心轴呈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堵塞的粘合机设置有上防堵装置,上防堵装置表面的防堵杆左右移动加快了辊轮顶端物料的下落,通过下防堵装置的工作对辊轮底端易堵塞的位置进行疏通,通过清理装置能够刮除出料口壁上粘附的物料,不仅清理便捷同时节约了物料。
(1)该装置通过设置有上防堵装置,通过第一皮带的连接,下防堵装置工作带动上防堵装置工作,上防堵装置表面的防堵杆左右移动加快了辊轮顶端物料的下落,提高了辊轮的工作效率。
(2)该装置通过下防堵装置的工作对辊轮底端易堵塞的位置进行刮落,不需要人工疏通,提高了粘合机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博为阻燃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博为阻燃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0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