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动尾门撑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9694.3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8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郑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方胜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16 | 分类号: | E05F15/616 |
代理公司: | 33211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杆本体 电动尾门 撑杆 弹簧 本实用新型 固定支撑 限位管 球头 尾门 汽车 第二限位板 第一限位板 活动连接有 螺栓 固定杆 连接杆 螺纹孔 限位杆 限位盒 限位壳 限位孔 移动杆 支撑板 内腔 握把 压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包括撑杆本体,所述撑杆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球头,所述撑杆本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后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撑杆本体、球头、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限位管、第一弹簧、第一限位板、移动杆、连接杆、限位壳、支撑板、螺栓、压板、螺纹孔、限位盒、固定杆、握把、限位杆、第二弹簧、第二限位板和限位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汽车电动尾门撑杆不可对尾门固定支撑的问题,该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具备可对尾门固定支撑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电动尾门撑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在汽车后背箱尾门领域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电动尾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电动尾门依靠内部电动撑杆完成作业,主要依靠于弹簧的反作用力和直流电机的反电动势,两者的力可以抵消尾门重力的分力,使尾门可以在任意角度完成停止,不会下落,但是在尾门长时间处于开启状态时,撑杆仅仅依靠于弹簧的反作用力和直流电机的反电动势对尾门支撑,支撑的稳定性不好,容易使尾门自动闭合,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具备可对尾门固定支撑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汽车电动尾门撑杆不可对尾门固定支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包括撑杆本体,所述撑杆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球头,所述撑杆本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后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部贯穿至限位管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套设有限位壳,所述限位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限位管的右侧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左侧贯穿至限位管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压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压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限位壳内腔的前侧和后侧与连接杆的连接处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后侧与第二连接块的连接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限位管内腔的两侧均开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管的右侧开设有与螺栓配合使用的螺纹孔,所述限位管的顶部开设有与移动杆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
优选的,所述撑杆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盒,所述限位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侧贯穿至限位盒的内腔,所述限位盒的顶部设置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部贯穿至限位盒的内腔并依次套设有第二弹簧和第二限位板,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的底部延伸至限位孔的内腔,所述限位盒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所述限位盒的右侧开设有与固定杆配合使用的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撑杆本体、球头、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限位管、第一弹簧、第一限位板、移动杆、连接杆、限位壳、支撑板、螺栓、压板、螺纹孔、限位盒、固定杆、握把、限位杆、第二弹簧、第二限位板和限位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汽车电动尾门撑杆不可对尾门固定支撑的问题,该汽车电动尾门撑杆,具备可对尾门固定支撑的优点,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方胜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方胜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96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