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施生活垃圾和秸秆协同处理的方法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9185.0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6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卿;李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首市博锐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53/02;C10G1/00;F02B4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李芳 |
地址: | 434400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施 生活 垃圾 秸秆 协同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施生活垃圾和秸秆协同处理的方法的系统,系统包括:分选装置,分选装置具有垃圾入口、无机物出口和有机物出口;第一破碎装置,第一破碎装置具有秸秆入口、秸秆粒状出口;第二破碎装置,第二破碎装置具有有机物入口、有机物粒状出口;热解装置,热解装置具有有机物粒状入口、秸秆粒状入口、热解炭出口、热解油气出口;油气分离装置,油气分离装置具有热解油气入口、热解油出口和热解气出口;发电装置,发电装置具有热解气入口。由此,通过采用上述系统,将净化后的热解气通入内燃机进行发电利用,将固体炭、热解油作为产品出售。该工艺方法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工艺经济性,易于工业化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废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施生活垃圾和秸秆协同处理的方法的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继能源危机、水污染治理、工业废物处理后所面临的又一项严峻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2.8亿吨,城市周边累积堆存垃圾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661个城市中约有2/3的城市被垃圾包围,每年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人民币。
生活垃圾常用的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其中单独的填埋已陷入占用大量用地、产品销路不畅、资源化水平低的困境,而焚烧虽然能达到减容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但其处理却始终无法摆脱二噁英及飞灰污染的问题。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据有关统计,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秆,成为“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掉的“废弃物”。在此情况下,完全由农民来处理,就出现了大量焚烧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施生活垃圾和秸秆协同处理的方法的系统,该系统可以解决秸秆污染问题,还可以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所述的生活垃圾和秸秆协同处理的方法的系统,包括:分选装置,所述分选装置具有垃圾入口、无机物出口和有机物出口;第一破碎装置,所述第一破碎装置具有秸秆入口、秸秆粒状出口;第二破碎装置,所述第二破碎装置具有有机物入口、有机物粒状出口,所述有机物出口和所述有机物入口相连;热解装置,所述热解装置具有有机物粒状入口、秸秆粒状入口、热解炭出口、热解油气出口,所述有机物粒状出口和所述有机物粒状入口相连,所述秸秆粒状出口和所述秸秆粒状入口相连;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具有热解油气入口、热解油出口和热解气出口,所述热解油气出口和所述热解油气入口相连;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具有热解气入口,所述热解气出口和所述热解气入口相连。
由此,通过采用上述系统,将净化后的热解气通入内燃机进行发电利用,将固体炭、热解油作为产品出售。该工艺方法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过程中二噁英及飞灰污染等问题,还将农林废弃物秸秆进行了高效利用,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工艺经济性,易于工业化推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为脱硝一体化装置,上下两层为蓄热式陶瓷蜂窝体,中间为脱硝催化剂,所述换热装置具有热烟气入口、冷烟气出口、助燃空气入口和预热助燃气出口;所述发电装置为内燃机,所述发电装置具有预热后助燃空气入口、热烟气出口,所述热烟气出口和所述热烟气入口相连,所述预热后助燃空气出口和所述预热后助燃空气入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活垃圾和秸秆协同处理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首市博锐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首市博锐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9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