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6364.9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7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袁斯宾;余昭江;刘国亮;祝志芳;周喆;纪风;曾庆山;卢全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H3/00 | 分类号: | B62H3/00;B62H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轮槽 立体停放装置 自行车前轮 夹持机构 助力装置 自行车 导轨 滑块 本实用新型 滑动配合 基本恒定 上升拉力 速度稳定 自动锁紧 自锁装置 固定的 上升时 升降体 上端 松开 夹紧 取车 竖直 车主 停车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端的助力装置和安装在机架下端的自锁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竖直的导轨,该导轨与滑块滑动配合;所述滑块上安装有置轮槽,并且该置轮槽中安装有用于夹紧自行车前轮的夹持机构。有益效果:该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采用夹持机构和助力装置,前者可以实现自行车前轮在置轮槽内的自动锁紧和松开,既能起到固定的作用,又可以节约车主的停车和取车时间;后者为升降体提供基本恒定的上升拉力,同时,当置轮槽上升时,提供一定的阻尼,确保上升速度稳定,防止突然上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停车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号称自行车王国,自行车已经普遍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但在自行车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管理混乱、占地面积大、摆放有限、取车浪费时间等问题接踵而来。如何结合城市的用地布局及出行需求,布局自行车停车场,并合理设计场内停车设施,使它们与城市环境完美地融合起来,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针对当前市场现有传统自行车停车装置存在的问题,如公共自行车停车处自行车乱停乱放,并且横向并列排放,占地面积大,存取车还不方便。通过对现有的各种停车装置进行了研究,对其应用场景以及停取自行车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各种方式的对比,以居民住宅小区停装置为研究背景,根据小区的实际停车情况:停车地面有限,不能对现有的小区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等特点,采用直立式停车最为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使自行车停放方便,占地面积小,便于停取自行车的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端的助力装置和安装在机架下端的自锁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竖直的导轨,该导轨与滑块滑动配合;所述滑块上安装有置轮槽,并且该置轮槽中安装有用于夹紧自行车前轮的夹持机构;
所述助力装置包括两个轴承座,每个轴承座配合安装有轴承,两个轴承之间通过轴连接,且轴上套有恒力弹簧,该恒力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自锁装置包括锁舌、自锁弹簧和锁口,所述锁口开设在机架的下端,所述自锁弹簧置于锁口内,且锁舌与自锁弹簧相连接;所述锁舌在自锁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伸出插入置轮槽底板上的缺口,锁定自行车前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停车时,将自行车前轮推进置轮槽中,这时自行车前轮将锁舌压出置轮槽底板上的缺口,此时自锁装置打开,自行车的前轮压在夹持机构上,夹持机构将自行车夹紧,该装置中恒力弹簧提供的恒力稍大于置轮槽、夹持机构以及自行车前轮的重量。此时,只需要用手轻轻向上推即可使自行车竖直停放。
取车时,使用者拉自行车座椅顺势将置轮槽向下拉,使置轮槽以及夹持机构沿着导轨向下运动;置轮槽的底板接触到锁舌,将锁舌压入到底板与机架之间的空隙处,直至置轮槽的底板缺口对准锁口,锁舌在自锁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并锁舌插入缺口处,达到自锁的效果。
作为本案优选方案,所述置轮槽为L形结构,该置轮槽的底板通过螺钉与滑块固定连接。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将自行车前轮卡在L形的置轮槽中,并通过滑块与导轨的配合,能够上下运动。
作为本案的重要设计,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和柱体,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导向套,所述柱体插入该导向套内;且柱体的下部套有复位弹簧;
所述底座通过铰链与一对夹紧臂相连接,这一对夹紧臂关于所述柱体对称分布;所述柱体与两侧的夹紧臂之间均设有连杆,并该连杆的一端与夹紧臂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与柱体通过铰链连接。
以上结构,当自行车处于竖直状态时,自行车前轮的重量完全压在柱体上方,此时,柱体沿着导向套向下运动,在连杆的作用下,柱体两侧的夹紧臂向中间挤压,将自行车前轮夹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程学院,未经南昌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63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