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割漆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2951.0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5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魏锡攀;于强;尚岩;杨珍;王定一;郎国栋;黄晓华;孟庆同;姜舒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12 | 分类号: | A01G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凸轮 切割刀 手柄 调位凸轮 圆形开孔 电机 电机驱动 圆形杆 电池 电池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 调位旋钮 切割效率 同一轴线 旋转切割 刀本 漆树 适配 树皮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割漆刀,包括调位旋钮、固定凸轮、固定凸轮连接部、调位凸轮、切割刀、电机、电池、控制开关和手柄;固定凸轮通过固定凸轮连接部与手柄固定连接;固定凸轮、调位凸轮和切割刀位于同一轴线上,且调位凸轮位于固定凸轮和切割刀中间;固定凸轮在轴线上设置有圆形开孔,调位凸轮在轴线上设置有圆形杆;圆形杆与圆形开孔适配,且穿过圆形开孔;电机和电池均位于手柄内,控制开关安装在手柄上,且控制开关分别与电机和电池电性连接,电机驱动切割刀运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割漆刀,由电机驱动切割刀旋转切割树皮,减轻了漆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切割效率;且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能满足不同直径、不同品种漆树的割漆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割漆刀。
背景技术
生漆作为一种优质的天然涂料,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应用历史。几千年来,漆农一直沿用古老的切割技术和应用传统的割漆刀具;现有割漆刀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在割漆时,需要漆农使用较大的力气才能将漆树树皮割开,一般漆农一天要切割几百个刀口,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也低,并且割漆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体力劳动,割口深度的控制是割漆技术中要求最大的技术环节,对漆农的割漆技术要求较高;如果割口深度过深,切断形成层,漆树的产漆量和割漆年限就会受到影响。现有的割漆工具及割漆方法都已经无法满足生漆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因此,为了提高割漆效率,降低漆农的劳动强度,精确控制割口深度,降低割漆难度,提供一种新型割漆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割漆刀,该割漆刀能够快速切割树皮,并能根据不同直径、不同品种漆树树皮的厚度来调整切割深度,从而精确控制割口深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割漆刀,包括调位旋钮、固定凸轮、固定凸轮连接部、调位凸轮、切割刀、电机、电池、控制开关和手柄,所述固定凸轮通过所述固定凸轮连接部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凸轮与所述固定凸轮连接部一体成型且形成凸轮槽;所述调位凸轮和所述切割刀位于所述凸轮槽内;
所述固定凸轮、所述调位凸轮和所述切割刀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调位凸轮位于所述固定凸轮和所述切割刀中间;所述固定凸轮在所述轴线上设置有圆形开孔,所述调位凸轮在所述轴线上设置有圆形杆;所述圆形杆与所述圆形开孔适配,且穿过所述圆形开孔;所述圆形杆裸露在所述凸轮槽外的部分通过沉头螺钉与所述调位旋钮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和所述电池均位于所述手柄内,所述控制开关安装在所述手柄上,且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切割刀运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割刀位于固定凸轮与固定凸轮连接部形成的凸轮槽内,只有用于割漆部分的切割刀裸露在外面,与漆树树皮接触,可以避免因在电机驱动下,切割刀高速运动造成的人体损伤;调位旋钮与调位凸轮同轴,通过旋转调位旋钮即能改变调位凸轮的旋转角度,进而控制切割刀的割漆深度;切割刀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运动,切割速度快,能够明显减轻漆农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一种割漆刀,还包括刀盘座,所述刀盘座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所述切割刀固定在所述刀盘座上。其中,刀盘座的径向安装一个紧固螺钉,通过紧固螺钉将刀盘座与电机轴紧固在一起;切割刀通过均布的几个螺钉固定在刀盘座上。
进一步,一种割漆刀,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扣合在所述手柄末端,或与所述手柄末端通过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割漆刀,其手柄末端设有端盖,可以避免因割漆刀剧烈震动导致的电池与电池槽脱离造成的损害。
进一步,所述固定凸轮连接部通过均布的螺钉固定在所述手柄上。
进一步,所述调位凸轮上刻有数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2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植树苗起苗机犁头
- 下一篇:一种雨水综合利用的绿色屋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