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理科治疗用催眠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1508.1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7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严钧;吴刚;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钧;吴刚;李达 |
主分类号: | A61M21/02 | 分类号: | A61M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理 治疗 催眠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理科治疗用催眠工具,涉及心理治疗技术领域,该心理科治疗用催眠工具,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中部与电机箱的下表面贴合连接,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杆的一端,转杆的另一端贯穿电机箱的正面并位于电机箱的外侧,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电机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安装块的中部活动连接。该心理科治疗用催眠工具,通过螺纹杆转动能够带动滑动板移动,通过滑动板移动能够带动安装板和电机箱移动,从而使该心理科治疗用催眠工具达到了调节高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理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理科治疗用催眠工具。
背景技术
心理治疗是双方互动的一个正式的过程,每一方通常由一个人构成,但有可能由两个或更多的人组成。其目的是经由精通人格源起、发展、维持与改变之理论的治疗者,在专业与法律认可下,使用逻辑上与该理论有关的治疗方法,来改善另一方在下列任一或所有领域的无能或功能不良带来的苦恼:认知功能(思维异常)、情感功能(痛苦或情绪不舒适)或行为功能(行为的不恰当)。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逐渐进步,心理学的治疗己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同时催眠器是心理学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但是现有的催眠器的形式固定,只能在固定的地方使用,不能根据不同的患者来调节高度,对患者造成不适,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理科治疗用催眠工具,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心理治疗的催眠器,不能调节高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心理科治疗用催眠工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与电机箱的下表面贴合连接,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杆的一端,所述转杆的另一端贯穿电机箱的正面并位于电机箱的外侧,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
所述电机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轴的一端,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安装块的中部活动连接;
所述安装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斜杆的一端,所述斜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条,所述弧形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竖杆的一端,所述竖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催眠球;
所述底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顶板,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柱的下端并位于支撑柱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锥齿轮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上表面与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滑动板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电机箱的底端内壁对称设置有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电机箱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横板的上表面与第一伺服电机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贯穿滑动板并位于滑动板的上方;
所述螺纹杆的顶端通过轴承座与支撑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滑动板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槽;
所述螺纹槽与螺纹杆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钧;吴刚;李达,未经严钧;吴刚;李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1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会议室
- 下一篇:一种四轴机械手及包括该机械手的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