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供应器的一次侧集成电路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9827.3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7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罗斌;莫金兴;李金桥;叶家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脚 电源供应器 第一开关 封装体 次侧 集成电路模组 开关元件 整流单元 整体电路 电连接 输出端 封装 电流检测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 电源输入端 控制输出端 技术整合 交流电源 接地接脚 直流电源 第一端 电晶体 负电源 控制端 正电源 电路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源供应器的一次侧集成电路模组,包含设在一封装体内的控制单元、整流单元、第一开关元件;整流单元的两电源输入端、一正电源输出端和一负电源输出端分别电连接封装体上的两交流电源接脚及直流电源接脚、接地接脚;第一开关元件的一第一端、第二端分别和封装体的开关元件接脚连接,控制单元的一第一控制输出端电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控制单元的一电流检测输入端连接封装体上的其中一开关元件接脚,通过封装技术整合电源供应器的一次侧主要电晶体及电路,降低整体电路的元件数量,简化设计,提高整体电路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模组,尤指一种电源供应器的一次侧集成电路模组。
背景技术
电源转换器是多数电子装置必须配备的基础电路,所述电源转换器将一固定的外部电源提供的电压转换为所述电子装置的负载电路的额定输入电压,以供所述电子装置使用。如图9所示是一常见的电源转换器,一般来说包含一一次侧电路41、一二次侧电路42、一变压器43,所述一次侧电路41包含一交流输入端ACinput、一整流器411、一控制单元412、一开关元件413及缓冲电路414等,所述二次侧电路42的一直流输出端 DCoutput供电连接一负载电路。在高电压且高频切换的电压转换器中,因线路本身及各个电路元件的寄生及杂散元件所产生的高频杂讯是不可避免的,所述高频杂讯可能使得输出不稳定,或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因此如何经由最佳化电路板上的元件设置位置及布线以降低高频杂讯的产生是电路设计中必要的考量要件。进一步来说,当电路中元件数量庞大或电连接复杂,而电路板的面积大小又受到整体装置规格的限制时,往往难以达到优良的布线设计以降低高频杂讯的干扰,且技术人员在进行元件的焊接时的困难度也会提升,造成电路成品的良率降低。因此现有技术的电源转换器组势必须进行进一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提供一种电源供应器的一次侧集成电路模组,其将电源供应器中一次侧的主要半导体元件整合于一体,以减少元件与接脚数量,进而提升电路模组可靠性、降低焊接成本。
为达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使前述电源供应器一次侧集成电路模组包括:
一封装体,设有两交流电源接脚、一直流电源接脚、两开关元件接脚;
一整流单元,设在所述封装体内,所述整流单元具有两电源输入端、一正电源输出端和一负电源输出端,所述两电源输入端分别和所述封装体上的两交流电源接脚电连接;所述正电源输出端和所述封装体的直流电源接脚电连接;
一第一开关元件,设在所述封装体内,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分别和所述封装体的两开关元件接脚电连接;
一控制单元,设在所述封装体内,所述控制单元具有一第一控制输出端、一电流检测端;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所述电流检测端连接所述封装体上的其中一开关元件接脚。
所述集成电路模组提供作为一电源供应转换器的一次侧主要电路连接使用,所述整流单元经由所述二交流电源接脚接收一交流电源经整流后由所述正电源输出端输出,所述正电源输出端供电连接一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的其中一端,所述负电源输出端经由所述接地接脚电连接一接地端。所述两开关元件接脚的其中一开关元件接脚供电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的另一端,另一开关元件接脚供经由一电阻电连接所述接地端。所述控制单元的电流检测端则经由电连接所述开关元件接脚以接收一检测讯号,据以产生一第一控制讯号,并由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控制讯号。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经由所述控制端接收所述第一控制讯号并调控一导通周期,使得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提供一输出端一稳定的输出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9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