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路镜头皮肤图像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98142.7 | 申请日: | 2018-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9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许启扬;吴泳波;林建材;陈集荣;李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皓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路 图像采集处理单元 移动终端 皮肤图像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 处理单元 输出单元 图像采样 传感器采集 定位区域 皮肤特性 手动调节 数据传输 镜头 人脸T区 传感器 挂载 桥接 传输 网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路镜头皮肤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有双路图像采集处理单元和移动终端,双路图像采集处理单元通过桥接的方式挂载到所述移动终端;双路图像采集处理单元包括有传感器、处理单元和输出单元;传感器采集到的皮肤特性传输到所述处理单元,通过输出单元将数据传输至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没有网络的情况下,系统无法进行图像采样的情况;图像采样时间更低;人脸T区和U区的定位精度更加精确,并且可以实现手动调节定位区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镜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路镜头皮肤图像采集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皮肤数字图像分析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性皮肤疾病诊断工具,用于检测肉眼看不到的皮肤组织内部机理和病变。常见的皮肤采集装置为单路摄像头,存在不仅图像采样效率低,图像采样时间长;而且图像分析精度低,人脸定位精度差,依赖实时的网络传输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路镜头皮肤图像采集控制电路,提高采样效率和采样精度,使得采集系统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路镜头皮肤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有双路图像采集处理单元和移动终端,所述双路图像采集处理单元通过桥接的方式挂载到所述移动终端;所述双路图像采集处理单元包括有传感器、处理单元和输出单元;传感器采集到的皮肤特性传输到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输出单元将数据传输至所述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是500万像素的COMS图像芯片,型号为MI5100。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有DSP芯片;所述DSP芯片型号为SN9C5259AFG。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传感器电源滤波电路和DSP芯片电源滤波电路;所述传感器电源滤波电路和所述DSP芯片电源滤波电路均设置有电容。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为0.1μF的电容。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Flash存储单元和EEPROM存储单元。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电源转换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通过I/O口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USB-HUB分线器单元,分线器单元包括有分线器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的数量为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解决了没有网络的情况下,系统无法进行图像采样的情况;(2)图像采样时间更低;(3)人脸T区和U区的定位精度更加精确,并且可以实现手动调节定位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传感器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DSP芯片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传感器电源滤波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DSP芯片电源滤波电路结构示意。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Flash存储单元和EEPROM存储单元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电源转换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输出单元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USB-HUB分线器单元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皓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皓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81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持身份识别的LCD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方便学校食堂就餐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