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及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97316.8 | 申请日: | 2018-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7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魏东亮;戴喜良;钟荣富;吴佳伟;刘从聪;张承周;张孝波;魏征;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H01T19/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唐维虎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监测装置 避雷器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工作状态信息 无线通讯模块 泄漏电流信号 电流互感器 数据传输方式 信号调节电路 信号调理电路 波形分析法 处理器连接 便于安装 防水处理 工程施工 人力物力 外部终端 信号线缆 传统的 外引线 处理器 防污 绝缘 铺设 申请 分析 维护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避雷器监测装置及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避雷器监测装置包括:用于获取避雷器的泄漏电流信号的电流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连接的信号调理电路、与信号调节电路连接,用于基于波形分析法对泄漏电流信号进行分析得到避雷器的工作状态信息的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用于将避雷器的工作状态信息发送到外部终端的无线通讯模块。由此,通过在每个避雷器监测装置中设置无线通讯模块,取代传统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无需现场铺设信号线缆,可以大大简化工程施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并便于安装与后期维护,同时,由于避雷器监测装置本身减少了外引线接口,无需额外的绝缘防污防水处理等,可以大大提升避雷器监测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保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避雷器监测装置及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背景技术
在电路保护领域,避雷器是保护电路的常用手段,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锌)避雷器是一种重要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力保障。例如,氧化锌避雷器由于其具有优良的非线性和大通流容量等优点,在电网中广泛应用。但是,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运行时会出现内部绝缘受潮及阀片老化等缺陷,影响电力安全生产,需要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检查其工作状态是否良好。
目前避雷器状态检测的主要手段有定期巡视、带电测试、在线监测和停电检修等手段。而目前的避雷器检测装置一般采用有线信号传输的方式,例如484总线或CAN总线与外部服务器交互数据,但是这种有线传输的方式需要在变电站内大量铺设线缆,并做好绝缘防水防污处理等,基建安装工程量很大,安全隐患较大,在安装和维护时成本较高且在工作时总线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器监测装置及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解决或者改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避雷器监测装置,应用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所述避雷器监测装置包括:
用于获取所述避雷器的泄漏电流信号的电流互感器。
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电性连接,用于对所述泄漏电流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和直流偏置的信号调理电路。
与所述信号调节电路电性连接,用于基于波形分析法对信号放大和直流偏置后的泄漏电流信号进行分析得到所述避雷器的工作状态信息的处理器。
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避雷器的工作状态信息发送到外部终端的无线通讯模块,其中,所述工作状态信息包括泄漏电流全电流信息、泄漏电流谐波电流信息、泄漏电流阻性基波信息及避雷器运行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LoRa通讯芯片、移动通讯芯片、WIFI 通讯芯片、ZigBee通讯芯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可选地,所述避雷器监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流互感器、所述信号调理电路、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电性连接,用于为所述电流互感器、所述信号调理电路、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供电的供电模块。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直流电源(DC)以及与所述直流电源(DC)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源解耦电路。
所述第一电源解耦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DC)电性连接、另一端接地(DGND),所述第二电容(C2)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C1)两端。
所述第一电容(C1)用于在所述直流电源(DC)提供电压时储存电能,所述第二电容(C2)用于在接入所述直流电源(DC)的旁路电路的电流跃变时将所述第一电容(C1)储存的电能提供给所述直流电源(DC)的旁路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73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