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磨矿回路重选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6333.X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5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常亮亮;李淑菲;何荣权;高立强;孙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选矿机 球磨机 第一旋流器 溢流 重选 回收装置 磨矿回路 金精矿 沉砂 本实用新型 精矿 半自磨机 分级处理 重选尾矿 回收金 自磨机 矿渣 两段 磨矿 排出 排矿 球磨 回收 返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磨矿回路重选回收装置,包括半自磨机、第一旋流器组、球磨机、第一离心选矿机和第二离心选矿机,所述第一旋流器组用于对半自磨机的排矿渣浆进行分级处理,以得到沉砂产品和溢流产品;所述球磨机用于对所述沉砂产品进行球磨;所述第一离心选矿机设置在所述球磨机的排矿端,用于从所述球磨机排出的磨矿中选出一段金精矿,第一离心选矿机重选尾矿返回第一旋流器组形成闭路;所述第二离心选矿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旋流器组的溢流处,用于从所述溢流产品中选出二段金精矿。由此,通过两段强化重选回收金精矿,回收效果好,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磨矿回路重选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磨矿回路重选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重选法回收金对于含有游离金的金矿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选矿方法。重选法回收金符合选矿领域“快收早收”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减少整个选矿流程中金的积压量,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现金流。金能够在磨矿回路通过重选法回收有利于降低后续氰化浸出系统的建设投资,并降低金在后续选矿工序不能回收而损失在尾矿中的风险。
目前在磨矿回路中常用的重选法回收金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离心选矿机置于磨矿系统分级设备即水力旋流器组的沉砂处,一般采用重选机对部分沉砂矿浆(约25%~40%) 进行金的回收;另一种是将离心选矿机置于球磨机的排矿端。无论是针对旋流器沉砂还是针对球磨机排矿进行重选回收均仅能对较粗颗粒的游离金进行较为有效的回收,而对较细粒级的游离金或某些金连生体的回收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金磨矿回路重选回收装置,既能回收粗粒级游离金,又能回收细粒级游离金和部分金连生体,回收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磨矿回路重选回收装置,包括:
第一旋流器组,所述第一旋流器组用于对半自磨机和第一离心选矿机重选尾矿的排矿渣浆进行分级处理,以得到沉砂产品和溢流产品;
球磨机,所述球磨机用于对所述沉砂产品进行球磨;
第一离心选矿机,所述第一离心选矿机设置在所述球磨机的排矿端,用于从所述球磨机排出的磨矿中选出一段金精矿并得到所述第一离心选矿机重选尾矿,所述第一离心选矿机重选尾矿返回至所述第一旋流器组;
第二离心选矿机,所述第二离心选矿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旋流器组的溢流处,用于从所述溢流产品中选出二段金精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磨矿回路重选回收装置,在球磨机的排矿端设置第一离心选矿机且在第一旋流器组的溢流处设置第二离心选矿机;通过第一离心选矿机从沉砂产品中选出一段金精矿,一段金精矿主要为粗粒级游离金;通过第二离心选矿机从溢流产品中选出二段金精矿,二段金精矿主要为细粒游离金和部分金连生体,由此,实现了两段强化重选回收金精矿,再通过后续有效的重选金处理工序(如强化浸出),可有效提高重选+浸出全流程的综合回收率,回收效果好,提高了经济效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重选给矿分级筛,所述重选给矿分级筛在沿工艺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球磨机的排矿端与所述第一离心选矿机之间,用于对所述球磨机排出的磨矿进行分级筛选,所述重选给矿分级筛的筛下浆料进入所述第一离心选矿机,所述重选给矿分级筛的筛上物料返回至所述第一旋流器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旋流器组给矿泵池和第一渣浆泵,所述第一旋流器组给矿泵池和所述第一渣浆泵在沿工艺方向上顺序设置在所述半自磨机与所述第一旋流器组之间,所述第一旋流器组给矿泵池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半自磨机的排矿渣浆,所述第一渣浆泵用于将所述半自磨机的排矿渣浆从所述第一旋流器组给矿泵池中泵送至所述第一旋流器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旋流器组给矿泵池还用于接收所述重选给矿分级筛的筛上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63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