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95762.5 | 申请日: | 2018-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5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明;刘青昕;王莱雪;梁冰;王灿松;彭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7/12 | 分类号: | E21B47/12;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杨英健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以太网接口 测井 地面采集系统 短接 井下 网络通讯技术 测井电缆 遥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 超声成像 大数据量 高速传输 井下数据 通讯领域 测量井 井身 油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涉及油田通讯领域,包括:井下测井短接(1)和地面采集系统(4);所述井下测井短接(1)具有第一以太网接口(11);所述地面采集系统(4)具有第二以太网接口(41);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11),通过测井电缆(5)与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41)连接;井下测井短接(1),用于测量井下数据;所述地面采集系统(4),通过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11)、所述测井电缆(5)和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41)接收所述井下数据。可以解决井身状况超声成像测井等所需大数据量高速传输的需求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通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测井技术的发展,测试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井下数据传输量不断增大。常规的遥测技术多采用单载波或有限载波调制技术,采用传统编码调制方式(如曼彻斯特码、双相位码、QAM等),由于测井电缆带宽有限的,传输速率受限,即使采用复杂的均衡技术、缆芯复用技术,传输速率也很难突破640Kbps,成为测井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不能满足井身状况超声成像测井等所需大数据量高速传输(≥800Kbps)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以解决井身状况超声成像测井等所需大数据量高速传输的需求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测井遥测系统,包括:
井下测井短接和地面采集系统;
所述井下测井短接具有第一以太网接口;
所述地面采集系统具有第二以太网接口;
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通过测井电缆与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连接;
井下测井短接,用于测量井下数据;
所述地面采集系统,通过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所述测井电缆和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接收所述井下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还与第一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还与第二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发送所述井下数据的时机;
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以太网接口接收所述井下数据的时机;
所述地面采集系统,通过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和所述测井电缆向所述第一控制器发送时机指令;
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时机指令控制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发送或者不发送所述井下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的输出端与第一协议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的输出端与第二协议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协议单元和所述第二协议单元之间为所述测井电缆;
所述第一协议单元和所述第二协议单元,用于优所述井下数据的通讯。
优选地,所述第一协议单元和所述第二协议单元采用G.SHDSL协议。
优选地,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采用多通道网络交换芯片AR8238。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采用网络专用控制芯片OPL-06750。
优选地,所述第一协议单元和所述第二协议单元采用G.SHDSL协议集成芯片PEF21628。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57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式磁内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油钻井勘测用伽马探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