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5552.6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4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良;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带组件 机器人本体 光圈 侧壁 机器人 间隔设置 出光面 光源件 发光 环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一个机器人本体,以及环绕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侧壁设置的灯带组件。其中,所述灯带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光源件,且所述灯带组件的出光面朝向地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侧壁上的灯带组件来进行发光,并且在设置时,该灯带组件能够产生朝向地面的光线,从而可以方便控制产生的光圈的形状,改善了产生的光圈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机器人设计时,其底部往往会形成一圈的光圈,以提高美观以及醒目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的灯带往往设计在机器人本体的底面,这导致在灯带显示时,光圈效果不是特别好,而且由于机器人本体设置有行走轮等结构,导致光圈不好控制,显示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用以提高机器人产生的光圈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一个机器人本体,以及环绕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侧壁设置的灯带组件。其中,所述灯带组件的出光面朝向地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设置在机器人本体的侧壁上的灯带组件来进行发光,并且在设置时,该灯带组件能够产生朝向地面的光线,从而可以方便控制产生的光圈的形状,改善了产生的光圈的效果。
在具体设置灯带组件时,所述灯带组件包括灯带,以及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灯带上的光源件。通过将光源件固定在灯带上,从而使得多个光源件可以一起固定在机器人本体的侧壁上,方便了安装。
此外,所述灯带组件还包括包裹所述灯带及所述多个光源件的透明套体。通过透明套体保护光源件,并且通过透明套体可以实现导光的效果,改善光源件照射出的光线的柔和度。
其中的,每个所述光源件为三色光源件,从而可以形成不同颜色的光圈。
在具体设置每个三色光源件时,每个所述光源件包括控制芯片以及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三色发光二极管。在使用时,通过控制芯片控制三色发光二极管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从而实现对每个光源件发射出的颜色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该灯带组件还包括控制所述光源件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与每个控制芯片连接,以对每个光源件实现单独控制。
在具体设置灯带组件时,所述机器人本体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灯带组件位于所述行走轮的外侧,形成封闭圆环结构。通过将灯带组件设置在行走轮的外侧,从而可以避免行走轮的阻挡,形成一个完整的光圈。
在具体设置时,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支架,该支架与机器人本体连接,并且位于行走轮的外侧。在装配时,通过该支架与机器人本体一起形成一个环形的支撑结构,以支撑灯带组件。
在具体设置光源件时,所述灯带组件的出光面与所述地面呈设定夹角。既可以出光面与地面平行,也可以出光面与地面呈一定的角度,以形成不同大小的光圈。
在具体设置时,所述侧壁与所述灯带组件连接的部分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面的夹角与所述设定夹角之和为90°,从而使得设置在该侧壁上的灯带组件的出光面与地面呈一定的夹角。
在安装灯带组件时,所述灯带组件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侧壁粘接连接。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方便了灯带组件的安装。
其中,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灯带组件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通过设置的环形凹槽来容纳灯带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本体与灯带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带发光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55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高压设备检修的机械臂
- 下一篇:一种工业机器人一轴线缆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