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性膜拆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2535.7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8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时志春;王建军;陈俊磊;赵明;张树军;李军;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161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口 加料口 取样口 手性聚合物 手性膜 拆分装置 薄膜 本实用新型 封口 薄膜接触 开口向上 外消旋体 相对设置 对流 两边 分析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性膜拆分装置,包括流入相瓶和接受相瓶,流入相瓶设置加料口和第一置膜口,加料口和第一置膜口相连通,接受相瓶设置第二置膜口和取样口,第二置膜口与取样口相连通,第一置膜口和第二置膜口相对设置,第一置膜口和第二置膜口之间能够放置待研究的手性聚合物薄膜;加料口和取样口的高度较第一置膜口和第二置膜口的高度高,取样口的开口向上。进行手性膜拆分实验时,将手性聚合物薄膜放置于第一置膜口和第二置膜口之间,通过加料口向流入相瓶中加入外消旋体溶液,向接受相瓶中加入接受溶液并封口,令两边的溶液都能够与手性聚合物薄膜接触,并对流入相瓶中的溶液进行搅拌,一定时间后对接受相瓶中的溶液进行分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性膜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性膜拆分装置。
背景技术
手性化合物是指分子量、分子结构相同,但左右排列相反,如实物与其镜中的映体。人的左右手、结构相同,大姆至小指的次序也相同,但顺序不同,左手是由左向右,右手则是由右向左,所以叫做“手性”,也就是指一对分子,由于它们像人的两只手一样彼此不能重合,又称为手性化合物。
实现手性化合物的有效分离是当前制药、化工、食品等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对外消旋体实施拆分是获得手性物质的重要途径,其中,对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主要有直接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色谱拆分法(含毛细管电泳法)和手性膜拆分法等五大类。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拆分对映体的最有效方法,但由于成本高,此方法不适合大规模制备。膜分离是一种近几年刚发展的节能技术,从连续性和能量有效的观点出发,通过手性膜拆分对映体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但是由于目前没有适合对于新合成的手性固体膜拆分效果进行实验的装置,极大的阻碍了手性膜拆分的研究进度。
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手型膜拆分实验装置仍处于空白的现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性膜拆分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实验室新合成手性膜的拆分分析提供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性膜拆分装置,包括流入相瓶和接受相瓶,所述流入相瓶与所述接受相瓶可拆卸连接,所述流入相瓶的内腔与所述接受相瓶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流入相瓶设置加料口和第一置膜口,所述加料口和所述第一置膜口相连通,所述接受相瓶设置第二置膜口和取样口,所述第二置膜口与所述取样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置膜口和所述第二置膜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置膜口和所述第二置膜口之间能够放置待研究的手性聚合物薄膜;所述加料口和所述取样口的高度较所述第一置膜口和所述第二置膜口的高度高,所述取样口的开口向上。
优选地,所述流入相瓶设置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置膜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加料口相连通,所述接受相瓶设置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置膜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取样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等径且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接受相瓶还设置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取样口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轴向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直径较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直径小。
优选地,所述第一置膜口与所述第二置膜口的外部设置管口固定夹。
优选地,所述流入相瓶还包括瓶塞,所述瓶塞与所述加料口插接相连,所述加料口作磨口处理。
优选地,所述第一置膜口和所述第二置膜口均作磨口处理,所述第一置膜口和所述第二置膜口均为由内向外逐渐扩张的锥形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25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