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磁悬浮式风速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1942.6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3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巩启;苏宇锋;武科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5/07 | 分类号: | G01P5/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体转子 扇叶 热解石墨 风速测量仪 转子 磁悬浮式 同轴 光电传感器检测 光电传感器 永久磁体 转速测量 磁悬浮 无摩擦 粘合 风速 转动 悬浮 风力 自由 | ||
一种抗磁悬浮式风速测量仪,由外壳,永久磁体,上热解石墨板,上永磁体转子,扇叶,下永磁体转子,下热解石墨板,同轴光电传感器构成。上、下永磁体转子与扇叶粘合在一起,由于抗磁悬浮特性,上、下永磁体转子与扇叶组成的转子自由悬浮于上、下热解石墨板中间,由于结构之间无摩擦作用,使得微弱的风力也能够推动扇叶转动,通过同轴光电传感器检测转子的转速测量风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叶轮式风速测量仪,具体涉及一种抗磁悬浮式风速测量仪。
背景技术
目前风速测量仪主要分为热式风速仪、叶轮风速仪、皮托管风速仪,热式风速仪的工作原理是将一根通电加热的细金属丝置于气流中,热线在气流中的散热量与流速有关,叶轮风速仪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把转动转换成电信号,先经过一个临近感应开头,对叶轮的转动进行“计数”并产生一个脉冲系列,再经检测仪转换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由于存在机械摩擦,所以微弱的风速并不能测量出来,皮托管风速仪的工作原理是测出动压力,根据伯努利定理,动压力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测量微弱风速的一种抗磁悬浮式风速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抗磁悬浮式风速测量仪,由外壳,永磁体,上热解石墨板,上永磁体转子,扇叶,下永磁体转子,下热解石墨板,同轴光电传感器构成,所述永磁体,上热解石墨板,上永磁体转子,扇叶,下永磁体转子,下热解石墨板由上而下依次排列,所述永磁体、上永磁体转子、下永磁体转子的磁力线方向一致,所述上永磁体转子通过扇叶与下永磁体转子组成转子,所述转子完全无接触悬浮于上热解石墨板和下热解石墨板中间。
所述永磁体、上永磁体转子和下永磁体转子的材料均采用磁性最强的钕铁硼。
所述同轴光电传感器与下永磁体转子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上永磁体转子、下永磁体转子的齿数为6。
所述扇叶采用S型6叶片设计,也可采用三杯叶片。
所述扇叶的材质为聚乙烯。
所述外壳进风口采用三个立柱支撑,立柱横截面积采用类三角形,进风口的上下边缘采用倒圆角设计,使得进气口面积由大到小,增大气体的流速。
所述外壳进风口的垂直高度等于上、下热解石墨板的间距。
所述上永磁体转子通过扇叶与下永磁体转子粘连成转子。
所述永磁铁、上永磁体转子、下永磁体转子的磁化方向相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同轴光电传感器位置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外壳、2永磁体、3上热解石墨板、4上永磁体转子、5扇叶、6下永磁体转子、7下热解石墨板、 8同轴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图3所示,一种抗磁悬浮式风速测量仪,其特征在于:由外壳(1)、永磁体(2)、上热解石墨板(3)、上永磁体转子(4)、扇叶(5)、下永磁体转子(6)、下热解石墨板(7)、同轴光电传感器(8)构成,所述永磁体(2)通过外壳(1)固定在顶端,所述上热解石墨板(3)通过外壳(1)固定在永磁体(2)竖直下方,所述下热解石墨板(7)通过外壳(1)固定在上热解石墨板(3)竖直下方,所述上永磁体转子(4)、下永磁体转子(6)和扇叶(5)粘连组成转子,转子自身的重力和上热解石墨板 (3)、下热解石墨板(7)对其抗磁力以及受到永磁体(2)的磁力,三力的合力平衡,使得转子悬浮于上热解石墨板(3)与下热解石墨板(7)中间,所述扇叶(5)受到风力的作用转动,所述上永磁体转子(4)、下永磁体转子(6)以相同的转速转动,所述同轴光电传感器对下永磁体转子(6)的转动进行计数,由于下永磁体转子(6)的叶片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为6片,转子转动一周计数6次,并产生一个脉冲系列,再经检测仪转换处理,即可得到风速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1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