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改良型热流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90424.2 | 申请日: | 201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6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雷勋华;李龙祥;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捷永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2 | 代理人: | 翁子毅 |
| 地址: | 52832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段 热流道 注塑模具 直流段 连通 胶料 成型模腔 注塑设备 改良型 射胶嘴 注塑 本实用新型 长距离输送 旋转对称 直接连通 良品率 变性 后模 前模 温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改良型热流道,热流道包括直流段和弧形段,直流段中部连通注塑设备上的射胶嘴,弧形段设置偶数条,条弧形段两两对应且相互旋转对称,弧形段一端连通直流段、另一端连通注塑模具上的成型模腔;注塑模具包括相互对应的前模和后模。本热流道中的直流段中部连通注塑设备上的射胶嘴,弧形段侧直接连通相应的成型模腔,通过对热流道合理的设计,有效的减少胶料的行程,进而避免胶料由于长距离输送而出现的变性和温降幅度大等问题,有效的保证产品的注塑质量,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且提高胶料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具体是一种注塑模具的改良型热流道。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和图2,传统注塑模具中的热流道一般由主流道和若干分支流道组成,分支流道分支连通多个成型模腔,进而达到注胶目的;注塑过程中,有部分胶料的行程较长,长距离输送过程中,胶料容易变性、降温幅度大,导致距离水口较远的成型模腔中的产品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产品的成品率;此外,传统热流道由于行程较长,导致胶料的浪费量较多。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结构合理、胶料行程短、胶料利用率高、产品注塑效果好、良品率高的注塑模具的改良型热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注塑模具的改良型热流道,其特征在于:热流道包括直流段和弧形段,直流段中部连通注塑设备上的射胶嘴,弧形段设置偶数条,条弧形段两两对应且相互旋转对称,弧形段一端连通直流段、另一端连通注塑模具上的成型模腔;所述注塑模具包括相互对应的前模和后模。
所述热流道由前模上的前凹槽与后模上的后凹槽共同组合而成。
所述前凹槽设有注胶口,前凹槽通过注胶口连通前模上的前模腔。
所述后模上设有后模腔,前模与后模合模时,前模腔与后模腔共同组成所述成型模腔。
所述热流道中,直流段设置一条,弧形段设置四条,弧形段两两对应设置,各弧形段连通相应的成型模腔。
所述注塑模具上设置一条或两条以上热流道,两条以上热流道中的直流段彼此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热流道由直流段和弧形段组成,其中直流段中部连通注塑设备上的射胶嘴,弧形段侧直接连通相应的成型模腔,通过对热流道合理的设计,有效的减少胶料的行程,进而避免胶料由于长距离输送而出现的变性和温降幅度大等问题,有效的保证产品的注塑质量,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且提高胶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后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注塑模具中热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热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后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捷永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捷永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04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进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橡胶冷流道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