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天线结构、PCB板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90243.X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8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恩利;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1/48;H01Q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臂 信号输入端 印刷天线结构 高频辐射臂 接地端 本实用新型 低频辐射臂 电子设备 天线 低频信号 辐射信号 高频信号 有效解决 印刷 辐射 保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印刷天线结构、PCB板及电子设备,印刷天线结构包括均印刷于PCB板上的信号输入端、至少一个辐射臂以及接地端,所述信号输入端用于与所述PCB板上的WIFI模块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辐射臂连接,所述辐射臂用于接收和辐射信号,所述辐射臂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辐射臂包括低频辐射臂以及高频辐射臂,所述高频辐射臂的一侧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辐射臂的另一侧同时与所述低频辐射臂的一端以及所述接地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天线需要保留天线物料以及不能同时接收和辐射高频信号以及低频信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天线结构、PCB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WIFI功能的普及,WIFI天线成为电子设备的常规器件。
目前的电子设备的天线主要有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两种方式,而由于外置天线普遍存在天线设备笨重、影响产品外观以及成本高等缺陷,已逐渐被内置天线的设置方式所取代。常见的内置天线包括带同轴馈线的天线小板和板载插件或者贴片天线。其中,带同轴馈线的天线小板需将同轴馈线与天线本体加工成天然组件,在整机组装产线将天线固定在电子设备结构内表面的预设位置;而板载插件或贴片天线,在生产产品时需预留天线的位置,省掉了同轴线和产线的天线安装工序,但是需要将天线本体插装或SMT(Surface MountTechnology)贴装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主板上,然后经过波峰焊或回流焊完成天线的组装。
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够同时拥有5G信号(高频)的接收和辐射以及2.4G信号(低频)的接收和辐射的印刷天线存在于目前的电子设备中。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印刷天线结构、PCB板及电子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天线结构、PCB板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线均保留天线物料以及不能同时接收和辐射高频信号以及低频信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印刷天线结构包括均印刷于PCB板上的信号输入端、至少一个辐射臂以及接地端,所述信号输入端用于与所述PCB板上的WIFI模块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辐射臂连接,所述辐射臂用于接收和辐射信号,所述辐射臂与所述接地端连接;
所述辐射臂包括低频辐射臂以及高频辐射臂,所述高频辐射臂的一侧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频辐射臂的另一侧同时与所述低频辐射臂的一端以及所述接地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高频辐射臂包括第一辐射臂以及第二辐射臂,所述第一辐射臂形成有大端以及小端,所述第二辐射臂为长方形辐射臂且形成有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所述第一辐射臂的大端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长边连接,所述第二辐射臂的其中一个短边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辐射臂的另外一个短边与所述接地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印刷天线结构还包括印刷于所述PCB板上的调谐臂,所述调谐臂与所述低频辐射臂连接。
优选地,所述印刷天线结构还包括低频调谐器,所述低频调谐器同时与所述调谐臂以及所述低频辐射臂连接。
优选地,所述低频辐射臂包括第三辐射臂以及第四辐射臂,所述第三辐射臂以及所述第四辐射臂均为直条状辐射臂,所述第三辐射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辐射臂的宽度,所述第三辐射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辐射臂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辐射臂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辐射臂的短边以及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第四辐射臂的第二端通过所述低频调谐器与所述调谐臂连接。
优选地,所述印刷天线结构还包括印刷于所述PCB板上的接地连接臂,所述接地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接地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辐射臂连接。
优选地,所述印刷天线结构还包括印刷于所述PCB板上的公共地,所述公共地与所述接地连接臂的第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90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带天线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印刷天线结构、PCB板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