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冠簧端子及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7067.4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9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饶小毛;赵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普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87 | 分类号: | H01R13/18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冠簧 项圈 母针 套管 连接牢固 公针 端子及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 夹紧固定 支撑片 卡片 连接器 连接稳定性 电连接器 使用性能 套管连接 外部工具 开口端 拧紧 伸入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冠簧端子及连接器,该冠簧端子包括套管、设于套管中的冠簧和与套管连接的卡片,该卡片包括与冠簧相连的支撑片、设于支撑片上的第一项圈和第二项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套管中设置冠簧,公针可从套管的开口端伸入并插入冠簧中固定,使得公针与冠簧端子的连接牢固;母针可依次插入第一项圈和第二项圈中,通过外部工具依次将第一项圈和第二项圈拧紧,第一项圈可夹紧固定母针的一处位置,第二项圈可夹紧固定母针的另一处位置,使得母针与冠簧端子的连接牢固。因此,冠簧端子分别与公针和母针的连接稳定性好,使用该冠簧端子的连接器的连接牢固,使用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冠簧端子及使用该冠簧端子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中的冠簧端子也称为插孔端子,是用于实现电连接器中将公针与母针连接的导电接触端子,其广泛应用于电子及电器设备中。
目前,冠簧端子的一端开设有供公针插入固定的卡孔,另一端开设有供母针插入固定的通孔,从而可将公针和母针连接。然而这种设计存在不足之处:公针和母针通过卡孔和通孔分别与冠簧端子相连,公针和母针容易与冠簧端子发生脱离,使得公针和母针分别与冠簧端子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冠簧端子及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公针和母针分别与冠簧端子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一种冠簧端子,包括套管、用于供公针插入以夹紧固定所述公针的冠簧和用于夹紧固定母针的卡片,所述套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套管的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冠簧设于所述套管中;所述卡片包括与所述套管之所述封闭端相连的支撑片、用于夹紧固定所述母针之一处位置的第一项圈和用于夹紧固定所述母针之另一处位置的第二项圈,所述第一项圈与所述支撑片相连,所述第二项圈与所述支撑片相连,所述第一项圈和所述第二项圈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项圈的两相对侧边与所述第二项圈的两相对侧边之间具有圆弧形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项圈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项圈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项圈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项圈的轴线,所述第一项圈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项圈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套管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包括中间套筒、与所述中间套筒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套筒和与所述中间套筒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所述中间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沿所述套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套筒面向所述卡片的一端为所述封闭端,所述第二套筒远离所述中间套筒的一端为所述开口端,所述冠簧设于所述第二套筒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径,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中间套筒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端的周边具有向内翻折并用以将所述冠簧的对应端抵持于所述第二套筒中的弯折段。
进一步地,所述冠簧包括两间隔设置的环圈和连接两所述环圈的若干簧片,若干所述簧片以所述环圈的轴线为中轴线环型阵列设置,各所述簧片的中部朝所述环圈的轴线方向向内弯曲。
进一步地,各所述环圈背离所述簧片的侧面上等间隔开设有若干凹槽。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上述的冠簧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普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普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70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