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量子点LED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6823.1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3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玻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H01L33/52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陈文香 |
地址: | 361115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翔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点 灯罩 芯片 基板 固态胶 荧光 发光二极管技术 影响产品外观 本实用新型 荧光稳定性 安装方式 光学性能 活动套接 基板顶端 芯片表面 芯片顶端 出光面 固体胶 倒装 蓝光 粘接 浇筑 量子 收缩 激发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量子点LED,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芯片,所述基板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灯罩,所述灯罩的内部浇筑有量子点固态胶。该量子点LED,通过芯片顶端的五个出光面,使芯片可以同时在五个出光面上激发量子点产生荧光,进而提升了蓝光的利用率,并且芯片采用的倒装的安装方式,芯片表面温度较低,有利于量子点的荧光稳定,该量子点LED,通过粘接后的量子点固态胶无收缩的特性,因此量子固体胶与灯罩、基板和芯片之间不会产空隙,不会影响产品外观、光学性能和荧光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量子点LED。
背景技术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的结构与OLED技术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的发光中心由量子点物质构成,其结构是两侧电子和空穴在量子点层中汇聚后形成光子,并且通过光子的重组发光。
量子点LED的一般结构是将量子点分散在液态灌封胶当中形成量子点胶水,然后将量子点胶水封装在蓝光LED灯珠的灯罩里,或是封装在蓝光LED芯片上,这种结构的缺点是:量子荧光的稳定性低,只有蓝光LED芯片顶部一个出光面,蓝光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量子点LED,具备量子荧光的稳定性高、蓝光利用率高的优点,解决了量子荧光的稳定性低,只有蓝光LED芯片顶部一个出光面,蓝光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量子点LED,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芯片,所述基板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灯罩,所述灯罩的内部浇筑有量子点固态胶,所述芯片与量子点固态胶之间设有薄膜。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长度值与灯罩最大的内径值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芯片为蓝光LED芯片,且芯片的顶端设有五个出光面。
优选的,所述量子点固态胶底端的中部开设有与芯片相适配的凹槽,所述量子点固态胶上凹槽的内部有芯片的外部贴合。
优选的,所述灯罩的材质为玻璃。
优选的,所述薄膜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薄膜最高的使用温度为120℃,所述薄膜的透光率为95%。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量子点LED,通过芯片顶端的五个出光面,使芯片可以同时在五个出光面上激发量子点产生荧光,进而提升了蓝光的利用率,并且芯片采用的倒装的安装方式,芯片表面温度较低,有利于量子点的荧光稳定。
2、该量子点LED,通过粘接后的量子点固态胶无收缩的特性,因此量子固体胶与灯罩、基板和芯片之间不会产空隙,不会影响产品外观、光学性能和荧光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芯片;3、灯罩;4、量子点固态胶;5、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玻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玻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6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