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过滤设备的过滤托架与罐底的密封圈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86181.5 | 申请日: | 201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7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 发明(设计)人: | 辛丹丹;何明洪;叶开枝;黄泽宝;林培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5/30 | 分类号: | B01D35/30 |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过滤托架 引导环 密封槽 安装结构 过滤设备 上端面 外周面 本实用新型 挤压 应用 固定设置 密封配合 周向开设 逐渐减小 装配过程 装配效率 挤压环 下端面 内周 同轴 下端 装配 升高 衔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过滤设备的过滤托架与罐底的密封圈安装结构,包括罐底及置于罐底上方的过滤托架,罐底上端面靠近边缘沿周向开设安装有密封圈的密封槽,该密封圈位于罐底与过滤托架之间构成罐底上端面与过滤托架下端面的密封配合,罐底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与密封槽同轴的引导环,引导环外周面与密封槽内周面相衔接,引导环外周面随着高度的升高直径逐渐减小,过滤托架下端面围绕引导环设置有沿引导环外周面挤压密封圈至密封槽内的挤压环。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密封圈在装配过程中被挤压损坏的应用于过滤设备的过滤托架与罐底的密封圈安装结构,从而增加装配效率并减少装配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过滤设备的过滤托架与罐底的密封圈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过滤设备是一种对物料进行过滤处理的设备,其通常包括试验罐及设置于试验罐内的过滤装置,试验罐由可拆卸的罐体及罐底组成,过滤装置包括置于罐底上方的过滤托架及铺设于过滤托架上的滤网。
为了保证罐底与滤网之间的密封性能,会在罐底的上端面沿周向开设安装有密封圈的密封槽,由于密封圈尺寸过大需要折叠运输,导致密封圈无法在过滤托架放置于罐底的装配过程中稳定于密封槽内,易出现一端翘起至密封槽外被过滤托架挤压损坏的情况发生,需要重新进行更换并装配,降低装配效率的同时增加装配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密封圈在装配过程中被挤压损坏的应用于过滤设备的过滤托架与罐底的密封圈安装结构,从而增加装配效率并减少装配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罐底及置于罐底上方的过滤托架,所述的罐底上端面靠近边缘沿周向开设安装有密封圈的密封槽,该密封圈位于罐底与过滤托架之间构成罐底上端面与过滤托架下端面的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底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与密封槽同轴的引导环,所述的引导环外周面与密封槽内周面相衔接,所述的引导环外周面随着高度的升高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的过滤托架下端面围绕引导环设置有沿引导环外周面挤压密封圈至密封槽内的挤压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引导环,当密封圈出现翘起,其内径会减小,会沿着引导环外周面向上移动,而非脱出至密封槽外周面外的区域,而在过滤托架的装配过程中,挤压环沿引导环外周面将密封圈逐渐扩张的同时压回密封槽,实现密封圈的准确安装,从而完全避免密封圈在装配过程中被挤压损坏的情况发生,从而增加装配效率并减少装配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过滤托架下端面位于引导环的内周沿周向设置有阻挡液态物料进入挤压环与引导环之间的阻挡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阻挡环,阻挡液态物料进入挤压环与引导环之间并在两者之间堆积,避免难以清理的同时避免泄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罐底上端设置有凸起定位部,所述的过滤托架下端设置有与凸起定位部形状相适配的凹陷定位部,所述的密封槽位于凸起定位部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凸起定位部和凹陷定位部进一步实现罐底与过滤托架定位安装,将密封槽位于凸起定位部处,两者形成多段折弯间隙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滤网,所述的过滤托架上端面内设置有平铺滤网的安装槽,所述的滤网边缘与安装槽内周之间设置有截面呈倒置三角形并填充焊料的焊料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呈倒置三角形的焊料腔,能够使焊料在滤网与过滤托架之间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的焊接结构,进一步提高焊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罐底包括位于中部的保温层及环绕保温层的底座,所述的保温层中部沿竖向设置有出料管道,所述的出料管道一端为与过滤托架相对的接收口,另一端为延伸至罐底外的排放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61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净水器及其安装座和滤芯
- 下一篇:壳体结构及净水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