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快速拆装式落水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3740.7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2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郑福都;蔡洁;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55/115 | 分类号: | F16L55/115;B63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落水管道 过渡管道 快速拆装式 垂直 船用 甲板 落水 本实用新型 焊接连接 滤渣篮 下端面 不锈钢 快速拆装 连接方式 密封性能 软管法兰 排水管 侧端面 上端面 体内腔 右端面 穿入 凸台 焊接 架设 美观 排水 保证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快速拆装式落水接头,包括落水管道本体和甲板,落水管道本体的上端面通过焊接与甲板固定连接落水管道本体内腔设有凸台,凸台上架设有不锈钢滤渣篮;落水管道本体的下端面与排水管焊接连接,落水管道本体与垂直过渡管道焊接连接,垂直过渡管道设于不锈钢滤渣篮的正上方且其下端面穿入落水管道本体,垂直过渡管道的侧端面垂直设有水平过渡管道,水平过渡管道的右端面与软管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船用快速拆装式落水接头,系统的密封性能较好,可实现设备顺畅排水,连接方式易于快速拆装且安全可靠,保证甲板干净美观,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落水接头,尤其涉及一种船用快速拆装式落水接头。
背景技术
传统船用甲板落水口常固定安装于船舶甲板上,通常适用于固定处所或固定设备的排水。对于船上可移动大型设备或船舶预留设备的排水,通常采用预留甲板落水口的方式,将固定式落水口布置于预留设备位置附近,该方式会在甲板上布置较多的落水口,在设备未安装时不仅影响甲板美观,落水口还容易积存垃圾,增加船员工作量。
特别是海洋综合科考船、特种多用途船等船型,因船舶具有多功能、多任务特性,通常船舶甲板上会安装移动式集装箱,且实验室多会预留科考设备位置,使船舶具备功能模块化转换和未来可扩展能力。若采用传统固定型落水口,工作甲板及实验室内会预留较多落水口,不仅影响船舶美观,预留落水口还容易积存垃圾,需要定期清理,增加了船员工作量;且设备与固定式落水口之间也不易快速连接固定,容易脱落导致排水撒漏积聚在甲板上。
综上,现有固定式落水口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甲板会预留较多落水口影响船舶美观;2.预留落水口还容易积存垃圾,需要定期清理;3.设备与固定式落水口之间不易快速连接固定,容易脱落导致排水撒漏积聚在甲板上。
因此,针对现有固定式落水口存在甲板会预留较多落水口影响船舶美观、预留落水口还容易积存垃圾需要定期清理以及设备与固定式落水口之间不易快速连接固定容易脱落导致排水撒漏积聚在甲板上等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固定式落水口存在甲板会预留较多落水口影响船舶美观、预留落水口还容易积存垃圾需要定期清理以及设备与固定式落水口之间不易快速连接固定容易脱落导致排水撒漏积聚在甲板上等问题,提供了船用快速拆装式落水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船用快速拆装式落水接头,包括落水管道本体1和甲板11,所述落水管道本体1的上端面通过焊接与所述甲板11焊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道本体1内腔设有凸台10,所述凸台10上架设有不锈钢滤渣篮6;所述落水管道本体1的下端面与排水管9焊接连接,所述落水管道本体1与垂直过渡管道7焊接连接,所述垂直过渡管道7设于所述不锈钢滤渣篮6的正上方且其下端面穿入所述落水管道本体1,所述垂直过渡管道7的侧端面垂直设有水平过渡管道12,所述水平过渡管道12的右端面与软管8法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落水管道本体1的内壁上方设有内螺纹段4,所述垂直过渡管道7的外壁下方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垂直过渡管道7与所述落水管道本体1通过所述内螺纹段4与所述外螺纹段螺纹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落水管道本体1的下端面通过焊接与排水管9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过渡管道7和水平过渡管道12为焊接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过渡管道12的右端面通过法兰与软管8法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过渡管道7的上端面开设有透气孔13。
进一步地,所述落水管道本体1的上方还设有封盖2,所述封盖2与所述落水管道本体1通过设于所述封盖2侧端面的外螺纹段与所述内螺纹段4螺纹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落水管道本体1的上端面设有密封垫片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3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管道封堵器
- 下一篇:一种市政管道光固化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