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压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3134.5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9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梁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梁嵘 |
主分类号: | B30B9/30 | 分类号: | B30B9/30;B30B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4272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装置 支撑板 底板 生活垃圾 限位槽 再利用 左右两侧 工作箱 支撑臂 回收 本实用新型 工作箱顶部 稳定性增强 底板接触 垃圾回收 小型垃圾 液压气缸 传统的 滑动块 卡接块 限位块 限位栓 支撑腿 翻倒 横板 脚垫 内卡 内腔 竖板 通槽 位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压缩装置,包括工作箱以及支撑板,所述工作箱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臂,两个支撑臂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气缸,所述工作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支撑板开设有内腔,且支撑板的顶部与底板接触,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卡接有限位块。该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压缩装置,通过限位块、底板、支撑板、支撑腿、脚垫、第一限位槽、卡接块、滑动块、第二通槽、限位栓、竖板、横板以及第一通槽的设置,使其稳定性增强,能够在工作中保持稳定,解决了传统的小型垃圾压缩装置稳定性差,导致其在外力的影响下容易发生翻倒,不利于垃圾回收工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物也随之迅速增加,生活垃圾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状况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越加明显。城市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加,使垃圾处理越来越困难,由此而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要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产业化、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就必须面对混合收集、可回收物质的含量和热值低,垃圾含水率和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含量高的生活垃圾。针对这些问题,多种多样的技术也应用而生,垃圾压缩装置就是其中的一种。
传统的小型垃圾压缩装置稳定性差,导致其在外力的影响下容易发生翻倒,不利于垃圾回收的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压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压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统的小型垃圾压缩装置稳定性差,导致其在外力的影响下容易发生翻倒,不利于垃圾回收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压缩装置,包括工作箱以及支撑板,所述工作箱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臂,两个支撑臂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气缸,所述工作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支撑板开设有内腔,且支撑板的顶部与底板接触,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卡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第一限位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护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靠左右两侧位置均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底部贯穿第一通槽并延伸至支撑板内腔的靠底部位置,两个竖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支撑板前表面的靠左右两侧位置均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横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前端贯穿第二通槽并延伸至支撑板的外部且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限位栓,所述底板的前表面对应滑动块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限位栓的顶部延伸至卡接块的卡槽内,所述支撑板底部的靠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板的表面喷涂有防水油漆,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垫。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左侧的靠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警示灯。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前表面顶部的靠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操作按钮。
优选的,所述液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延伸至工作箱内。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前表面的靠顶部位置活动连接有箱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压缩装置,通过限位块、底板、支撑板、支撑腿、脚垫、第一限位槽、卡接块、滑动块、第二通槽、限位栓、竖板、横板以及第一通槽的设置,使其稳定性增强,能够在工作中保持稳定,解决了传统的小型垃圾压缩装置稳定性差,导致其在外力的影响下容易发生翻倒,不利于垃圾回收工作的问题。
2、该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压缩装置,通过护板和防水油漆的设置,使其具有侧面防撞和底部防水的功能,在侧面发生意外撞击时,可有效减少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压缩装置受到的损失,提高了该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压缩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梁嵘,未经王梁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31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