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富水软弱土层的浅埋山岭隧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9456.2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5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安;贺佐跃;聂玉文;梁淦波;庄富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岭隧道 衬砌结构 土体 超前支护 径向注浆 软弱土层 小导管 轴向 注浆 本实用新型 高压旋喷桩 锚杆 浅埋 长度方向延伸 高度方向延伸 径向向外延伸 锚杆加固 施工安全 拱形 山岭土 上表面 埋设 体内 贯穿 运营 安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富水软弱土层的浅埋山岭隧道结构,包括山岭土体、贯穿山岭土体的山岭隧道、以及分别埋设于山岭土体内且位于山岭隧道的周边的若干高压旋喷桩、若干径向注浆锚杆和若干轴向超前支护注浆小导管;山岭隧道包括拱形的衬砌结构;高压旋转桩沿所述山岭土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径向注浆锚杆自衬砌结构的上表面沿衬砌结构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轴向超前支护注浆小导管沿衬砌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本实用新型能通过高压旋喷桩加固、径向注浆锚杆加固以及轴向超前支护注浆小导管加固三种加固手段相结合,来实现对具有富水软弱土层的山岭土体的有效加固,保证了山岭隧道的施工安全及后续运营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富水软弱土层的浅埋山岭隧道结构。
背景技术
山岭隧道是指为缩短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修建在地下或水下的供机车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建筑物。浅埋山岭隧道是指隧道的上部覆盖层不足隧道洞跨2倍的隧道区段。为了保证山岭隧道的施工的安全性,需要对浅埋山岭隧道所穿过的山岭土体区域进行加固,目前比较常用的方式有钢花管高压劈裂注浆加固、钢花管注浆加固或者是小导管注浆加固;但是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山岭土体的地表覆土多为富水软土层,降水丰沛,地下水丰富,且地下水位埋深很浅,分布范围也非常广,具有特殊的地质、气象及水文特征。对于该地区覆盖层为富水软弱土层的浅埋山岭隧道,采用钢花管高压劈裂注浆加固、钢花管注浆或小导管注浆的方式无法很好地加固山岭隧道穿过的具有厚度大和分布范围广的富水软弱土层的山岭土体,不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无法保证山岭隧道的施工安全及后续运营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富水软弱土层的浅埋山岭隧道结构,在山岭隧道穿过的山岭土体的地表覆土为富水软弱土层,且富水软弱土层厚度大和分布范围非常广的情形下,其能对山岭隧道穿过的具有富水软弱土层的山岭土体进行有效的加固,保证山岭隧道的施工安全及后续运营的安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富水软弱土层的浅埋山岭隧道结构,包括山岭土体、贯穿所述山岭土体的山岭隧道、以及分别埋设于所述山岭土体内且位于所述山岭隧道的周边的若干高压旋喷桩、若干径向注浆锚杆和若干轴向超前支护注浆小导管;所述山岭隧道包括拱形的衬砌结构;所述高压旋喷桩沿所述山岭土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且若干所述高压旋喷桩沿所述衬砌结构的横向和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径向注浆锚杆自所述衬砌结构的上表面沿所述衬砌结构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且若干所述径向注浆锚杆沿所述衬砌结构的周向和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轴向超前支护注浆小导管沿所述衬砌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若干所述轴向超前支护注浆小导管沿所述衬砌结构的周向依次设置。
上述的适用于富水软弱土层的浅埋山岭隧道结构,先通过高压旋喷桩对山岭隧道周边的山岭土体进行主要的加固,再通过径向注浆锚杆和轴向超前支护注浆小导管对山岭隧道周边的山岭土体进行超前支护加固,实现了即使在山岭隧道的上方的山岭土体的富水软弱土层的分布范围非常广和厚度非常大的情形下,能通过高压旋喷桩加固、径向注浆锚杆加固以及轴向超前支护注浆小导管加固三种加固手段相结合,来实现对具有富水软弱土层的山岭土体的有效加固,保证了山岭隧道的施工安全及后续运营的安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对应所述衬砌结构的高压旋喷桩的底端插入至所述衬砌结构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对应所述衬砌结构的高压旋喷桩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衬砌结构的内表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高压旋喷桩的分布宽度不小于所述山岭隧道的洞跨的三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沿所述山岭隧道的横向所述高压旋喷桩呈梅花状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94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暗挖结构二衬混凝土拱顶防脱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强烈岩爆段隧道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