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盖内板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9129.7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0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解振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陈舒维;宋志强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盖 内板 外周 汽车 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 横梁连接部 碳纤维材料 纵梁连接部 车顶横梁 车顶纵梁 制造工艺 零部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顶盖内板和汽车,所述顶盖内板由碳纤维材料一体注塑成型,并且所述顶盖内板包括主体部分和处于所述主体部分周围的外周部分,所述外周部分包括横梁连接部和纵梁连接部,以分别与汽车的车顶横梁和车顶纵梁连接,因而减少了顶盖内板的制造工艺以及零部件数量,并提高了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顶盖内板和包括该顶盖内板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顶盖内板大都由铝板材成型,并在成型的铝顶板上设置顶棚,顶盖内板以铆接或焊接的方式安装在车顶上。由于整个顶盖内板由至少两种材料连接而成,并且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将铝顶板和顶棚连接在一起,导致顶盖内板的制造工艺复杂、繁琐。
此外,铝板材成型的顶盖内板也利于汽车的轻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顶盖内板,所述顶盖内板由碳纤维材料一体注塑成型,并且所述顶盖内板包括主体部分和处于所述主体部分周围的外周部分,所述外周部分包括横梁连接部和纵梁连接部,以分别与汽车的车顶横梁和车顶纵梁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内板由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一体注塑成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顶盖内板的内侧面上通过热压成型而包覆有软包层,以形成汽车的车身内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内板的软包层的厚度为2-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连接部和所述纵梁连接部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到所述车顶横梁和所述车顶纵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形成在所述顶盖内板的边缘朝向内侧延伸的卷曲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外周部分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在所述汽车的车身骨架的车顶梁上连接有上述顶盖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由碳纤维材料一体注塑成型的顶盖内板,减少了顶盖内板的制造工艺以及零部件数量,并提高了结构强度。另外,由于碳纤维材料轻于铝材料,因而有利于减少顶盖内板的重量和车身整体重量,节约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顶盖内板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顶盖内板的正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顶盖内板的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顶盖内板的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顶盖内板的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顶盖内板,110:主体部分,120:外周部分,130:开口,111:第一横梁连接部,112:第一纵梁连接部,113:第二横梁连接部,114:第二纵梁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5,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顶盖内板100,该顶盖内板100安装在汽车的车顶上,并连接到车顶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9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门体
- 下一篇:一种汽车内饰条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