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机械用发动机液压输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9111.7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9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韩继武;赵丽敏;曹东明;李荣光;张学超;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3/06 | 分类号: | F02B63/0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王秀芝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泵 机油泵驱动齿轮 发动机液压 输出装置 驱动轴 农业机械 液压泵驱动齿轮 本实用新型 座壳体 发动机技术领域 动力输出口 曲轴 多液压泵 惰轮啮合 一体设置 转动安装 空压机 前置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机械用发动机液压输出装置,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机油泵驱动齿轮,所述机油泵驱动齿轮设置在曲轴的前端,所述机油泵驱动齿轮通过中间惰轮啮合液压泵驱动齿轮;所述发动机液压输出装置还包括液压泵座总成,所述液压泵座总成包括液压泵座壳体和转动安装于所述液压泵座壳体的驱动轴,所述液压泵驱动齿轮固定安装或一体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为前置动力输出口。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台发动机可以同时带动空压机和/或多个液压泵工作,满足了农业机械对多液压泵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用发动机液压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农业机械作业装置多为液压驱动,而液压动力来源为发动机提供动力输出结构带动液压泵工作,液压泵驱动整车农机具作业。而部分发动机结构为后置齿轮室,即齿轮室与飞轮壳集成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缩短发动机的长度,使得发动机结构更加紧凑。因此该结构的发动机无法同时在后齿轮系上布置两个及以上的液压动力输出口。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液压输出装置,通过后置齿轮室100齿轮系带动空压机200,空压机200后端串联转向液压泵300和齿轮油循环泵400。如不需要带空压机200,则直接安装转向液压泵300和齿轮油循环泵400。而农机具需要的液压提升泵则需要整车厂布置于变速箱,可靠性和维修便利性均较低。
为了方便理解,现将相关术语解释如下:
液压提升泵:为农机具提供液压动力用于农机具如犁具、播种机具、旋耕机具等的提升和下降的液压泵。
转向液压泵:为拖拉机整车转向提供液压动力的液压泵。
齿轮油循环泵:为齿轮油需要进行循环散热提供动力的液压泵。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农业机械用发动机液压输出装置,可以满足农业机械对多液压泵使用需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农业机械用发动机液压输出装置,可以满足农业机械对多液压泵使用需求,以解决现有的单一液压泵输出结构无法满足农机对液压动力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业机械用发动机液压输出装置,包括:机油泵驱动齿轮,所述机油泵驱动齿轮设置在曲轴的前端,所述机油泵驱动齿轮通过中间惰轮啮合液压泵驱动齿轮;所述发动机液压输出装置还包括液压泵座总成,所述液压泵座总成包括液压泵座壳体和转动安装于所述液压泵座壳体的驱动轴,所述液压泵驱动齿轮固定安装或一体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为前置动力输出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前置动力输出口为花键套。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花键套连接液压提升泵的输入轴的输入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液压提升泵的输入轴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转向液压泵的输入轴的输入端,所述转向液压泵的输入轴的输出端传动连接齿轮油循环泵的输入轴;或者
所述液压提升泵的输入轴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转向液压泵的输入轴或齿轮油循环泵的输入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花键套连接空压机的曲轴的输入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空压机的曲轴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转向液压泵的输入轴的输入端,所述转向液压泵的输入轴的输出端传动连接齿轮油循环泵的输入轴;或者
所述空压机的曲轴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转向液压泵的输入轴或齿轮油循环泵的输入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发动机液压输出装置还包括后置齿轮室,所述后置齿轮室处设置有后置动力输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9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