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78805.9 | 申请日: | 201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9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许虎;任苗苗;许龙;来佑磊;林永寿;朱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王运佳;张向琨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物质层 集流体 延伸部 涂覆 电极组件 缓冲区域 第一极 基体部 极片 突部 隔膜 二次电池 主体部 本实用新型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及隔膜,隔膜设置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一集流体包括涂覆有第一活性物质层的第一主体部和未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的第一突部。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和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二集流体包括涂覆有第二活性物质层的第二主体部和未涂覆第二活性物质层的第二突部。第一活性物质层在靠近第一突部的端部设有第一缓冲区域,第一缓冲区域的厚度小于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其它区域的厚度。隔膜包括基体部和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从基体部的一端延伸,且第一延伸部的厚度大于基体部的厚度。第一延伸部与第一活性物质层的第一缓冲区域相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是其实现充放电功能的核心部件,而电极组件通常是由第一极片1、隔膜3和第二极片2卷绕而成,其中,第一极片1和第二极片2极性相反,隔膜3将第一极片1和第二极片2隔开。参照图1,第一极片1包括第一集流体11和第一活性物质层12,第一集流体11包括涂覆有第一活性物质层12的第一主体部111和未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12的第一突部112。在第一极片1的成型过程中,通常需要辊压第一活性物质层12,以提高第一活性物质层12的密度。
然而,由于第一活性物质层12和第一突部112之间存在高度差,因此,在辊压时,应力会集中在第一活性物质层12和第一突部112的交界处,导致第一活性物质层12脱落,第一集流体11上产生裂纹。为了释放应力,通常会减小第一活性物质层12在靠近第一突部112的端部处的厚度,进而形成一个厚度较小的区域。
在电极组件中,所述厚度较小的区域会增大第一活性物质层12和隔膜3在端部处的间隙,不利于毛细作用的发挥,这样会降低电解液浸润电极组件的速度。同时,间隙增大时会延长锂离子的传输路径,导致极化变大并造成析锂,影响二次电池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其能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性,避免析锂,改善二次电池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
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及隔膜,隔膜设置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设置于第一集流体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一集流体包括涂覆有第一活性物质层的第一主体部和未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的第一突部。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和设置于第二集流体表面的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二集流体包括涂覆有第二活性物质层的第二主体部和未涂覆第二活性物质层的第二突部。第一活性物质层在靠近第一突部的端部设有第一缓冲区域,且第一缓冲区域的厚度小于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其它区域的厚度。隔膜包括基体部和第一延伸部,基体部位于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之间,第一延伸部从基体部的一端延伸,且第一延伸部的厚度大于基体部的厚度。第一延伸部与第一活性物质层的第一缓冲区域相对。
沿靠近第一突部的方向,第一缓冲区域的厚度逐渐减小;沿远离基体部的方向,第一延伸部的厚度逐渐增大。
隔膜包括基材和分别设置于基材两个表面的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
在一实施例中,基材包括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且第二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一部分的厚度。第一部分以及涂覆于第一部分的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形成基体部,第二部分以及涂覆于第二部分的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形成第一延伸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涂层包括第三部分和从第三部分延伸的第四部分,且第四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三部分的厚度;第三部分、基材被第三部分覆盖的区域以及第二涂层的与第三部分对应的区域形成基体部,第四部分、基材被第四部分覆盖的区域以及第二涂层的与第四部分对应的区域形成第一延伸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8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
- 下一篇:极片、电极组件及二次电池





